正文 範曾來了(1 / 1)

不知道為什麼,沉寂多年的範曾突然熱了起來。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我們》欄目相繼把大塊的時間給了這位詩書畫講俱絕的大藝術家,請他來講藝術講人生講國學。看著畫麵上的他,雖然依然意氣風發,談笑自若,但明顯表現出呼吸的促迫,範曾老矣!

初識範曾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他到我讀書的大學籌辦東方藝術係。就是在這時候,他開辦了兩次講座,我都去聽了。他所講的內容和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在中央電視台講的基本上沒有大的不同,就連題目都相同——《祖國 藝術 人生》。但那時的範曾隻有四十多歲,正處在人生的輝煌期和上升期,他較高的藝術成就和氣勢如虹的演講不但引發了廣大師生們的極大熱情,而且他即將開設的東方藝術係也給大家一個美好的期待。

由於有了這一段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的情緣,畢業後也一直關注著範曾。在天津的同學曾經給我寄過範曾的演講集,我也曾買過他的兩本字帖。常言說,多才招妒,他所崇拜的屈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詩書畫都非常有自身特點的範曾本人也難免有這樣的遭際;再加上他善於演講,也就保不齊犯了言多必失的大忌。所以他有時名聲大噪成為文化聖人,又有時沉寂得仿佛不複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我認識一位國畫作者,他酷愛範曾的國畫,摹仿起來也真的有些範氏作品的特征,並在落款上寫"師曾"二字。範曾是時起時伏,但他的字畫卻持續走熱。他在電視上說,全國摹仿他畫作的不下十萬人,創造了巨大的銷售記錄。他的數字是否準確我無從知曉,但聽說我認識的那位摹仿範曾國畫的作者已經變得富足了。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來說,範曾是一個強有力的符號。飽暖思文化,在經濟高速展的今天,範曾該來了,因為傳統文化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