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美國和意大利合拍一部電影,名字叫《海上鋼琴家》。
在歐洲開往美國的輪船上,黑人船員揀到了被遺棄的白人男嬰。由於當時是1900年,黑人就給男嬰取名1900,像寵物一樣養在日複一日地往返於歐洲和美洲大陸的船上。1900長到8歲的時候,突然一天被船上美妙的鋼琴聲所吸引,並出所有人意料之外地自己彈了起來。他把隻靠聽說,並沒有親眼見過的大陸上的村莊和都市生活加上自己的想象,用琴聲表現出來。“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雖然樂曲沒有名字,卻讓所有的乘客為之傾倒,為之瘋狂。
1900的名氣惹怒了當時有世界爵士之王稱號的黑人,他特意前來挑戰,並最終在失敗後黯然下船。
1900和他的朋友有過兩次讓他下船到陸地生活的努力,結果都宣告失敗。
第一次是為了見到自己在輪船上愛慕的女孩,1900向所有船員和朋友告別,決定上岸去尋找愛人。但雙腳即將踏上陸地的時候,他膽怯了。
第二次是輪船即將爆破,朋友想盡辦法找到他,並極力勸說他棄船登陸。結果是1900說服了朋友,並在朋友的矚目中,他同輪船一道在爆炸中葬身海底。
不用說,影片的攝影、情節、演技都非常出色。而最給我震撼的,是結尾處1900在與朋友爭論是否該下船時的一段對白。
1900說,他可以下船,但他十分害怕見不到頭的街道和分不清數目的村莊。因為他生活的世界是有起點有終點的輪船,他沉迷的天地是數得過來的琴鍵。沒有盡頭的東西會讓他無所適從,從而失去了自我。
1900是借著自己在評說人生。
世界是無限的,而生命的長度和追求的樂趣是有限的。如果放棄有限而追求無限,不但不會給自己創造更大的幸福,相反還會丟掉了有限的幸福,徒增無限的煩惱。
在有限的生命裏,幸福可以變得無限;在無限的幸福中,有限的生命可以變成永恒——這是《海上鋼琴家》要告訴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