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1 / 2)

瓊瑤小說裏的費雲帆幾乎是成功的樣板男——成大建築係畢業之後,去美國轉攻室內設計,設計櫥窗、咖啡館和餐館;賺錢之後突然對股票發生了興趣,心血來潮地買了新的石油公司股票。公司在沙漠裏探測到石油,他的股票在一夜間暴漲了幾十倍,也就莫名其妙成了富翁。之後去歐洲各處旅行,在餐廳裏彈吉他,鳥倦知返,回台灣邂逅少女。中年男人什麼都不缺,隻欠一個洛麗塔,他38,她18,年齡根本不是問題,他們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忘年戀隻要不落到實處,總是鏡中花水中月一樣虛幻漂亮。老靈魂們都期待一場重回青春的歡喜,所以他們創造了那個屬於自己的洛麗塔。她撥去歲月投在他們生命中的陰影,治愈了他的中年危機。

瓊瑤的男主角就連暴富也不走現實主義的路子,地點雖在美國,但是費雲帆的發跡不像比爾·蓋茨,而是毫無技術含量,隻適合言情小說。他的特長是念新詩,彈吉它。那首為紫菱所做的《詩意》的小歌,當年由鄧麗君演唱,至今音猶在耳,甜蜜傷感。當年的角色,“楚濂”一角由秦祥林頂上鄧光榮,飾演“費雲帆”的卻是粵語片小生謝賢。大概因著非凡的男性魅力,導致當初選角時導演舉棋不定。“他看起來不像好人”,粵語片中壞得露骨而放肆,過度的性魅力使得他總和“花花公子”掛鉤,通常“損失者覺得被他剝奪也與有榮焉,隻因為折服於他的美色” 。而這畢竟是個中規中矩、以言情為主旨的瓊瑤戲,角色不能太出格。但在邁克的筆下,卻把他的魅力剖析得淋漓盡致:“在粗疏的原始印象裏,黃金時期的謝賢不外是加利格蘭特的港式複製,英俊魁偉風流倜儻,身上筆挺的西裝既是一種可托付的保證,同時也是謹慎的盔甲,婉拒旁觀者對裏麵那幅軀體產生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楚濂隻會問紫菱“你到底愛不愛我”,不似費雲帆千帆過盡,氣定神閑地走近無知少女下斷語:“你,根本不懂得愛情。”

這模式換到現在分明是韓劇最愛的“大叔愛蘿莉”,而且當時取景也因拍攝進度滯後,放棄歐洲選擇南韓。不過靠著導演白景瑞的妙手,樹木森森,河流潺潺,一簾幽夢依舊在。

謝賢,高大、瀟灑、演技成熟,而當年演“紫菱”的甄珍和他相識結婚的情節,跟小說雷同。他是當紅的粵語片小生,早已成名,交過的女朋友是嘉玲、蕭芳芳,隻不過行為太不羈,都無疾而終。1970年去台灣拍片,認識甄珍,展開追求,在1974年拍《一簾幽夢》時結婚,夫妻甚至還成立公司拍片,陸續拍了《盲女奇緣》、《鬥室》、《冬戀》、《愛在夏威夷》。

不過在此段婚姻中,甄珍的母親卻對他有看法,這位傳統的女性並不看好這類遊戲人間的浪子。

兩人的婚姻並不持久,“終於在一個細雨蒙蒙、寒流襲港的晚上,與記者見麵。他明顯憔悴了,豪邁的笑聲消失了,輕輕地歎息一聲,說:‘這一棍打得我太狠,把我打散了。’”他把那句話重複了10多遍。 對於離婚的事情,謝賢語帶自嘲:“我從未如此純情,如此重視感情,如此希望有個溫暖的家,偏偏收場如此遺憾。我隻好相信這一切皆是命運的安排。”《明報》當年的新聞采寫風格很瓊瑤,卻也貼合他感情受創的實情。謝賢和甄珍1976年底離婚,多年苦戀的劉家昌就展開追求,1978年終於和甄珍結婚。這三位主人公的行為簡直是小說翻版。劉家昌坦誠和甄珍早就認識,彼時他是台灣政治大學的學生,憤世嫉俗還窮,去酒吧寫歌賺生活費。他在她15歲就認識她,那時她在泰北中學就讀,一見鍾情,為她寫下《我心深處》一歌。可是甄珍成名早,追求者眾多,其中包括像謝賢這樣的明星,劉家昌自覺並不出色,隻能默默等候,總覺得需要自己變得優秀,才能獲得愛情,這也是他日後努力作曲甚至做導演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