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喆逝世後不久,李健熙在三星高層的擁護下執掌三星,成為了三星集團的第二任會長。

早在年輕時,李健熙在心中就有著一個商業帝國的夢想。現在,這個夢想將從他當上三星會長後開始慢慢實現。

作為新任會長的李健熙坐在曾是父親的位置上,更加審慎地規劃著自己的商業帝國夢——

如何擺脫來自父親的影響,樹立自己的權威?如何讓這個大企業在自己的手中發展更好,獲得更多的輝煌?

父親的影響力

雖然在心中對會長這個職位有過許多想象,但是,當有一天這個想象實現的時候,李健熙還是覺得有點不太習慣。同樣地,他也發現了三星員工對自己的不習慣。

幾天下來,李健熙發現他遠遠地低估了父親李秉喆對於三星集團的影響。

對於這個白手起家的創業者來說,人們永遠地佩服他、敬仰他。

作為“三星之父”,李秉喆帶領著三星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發展到韓國業內數一數二的大企業,他對三星的貢獻之大可想而知,他在三星集團內部崇高的權威地位也可想而知。李健熙意識到父親的思想觀念與行事作風已經深入到三星集團的方方麵麵。

韓國的企業文化比較注重年齡和資曆,而在父親去世之後,繼任者李健熙雖然已經四十多歲了,但是這個年齡在和父親一手打江山的老功臣麵前,李健熙還是顯得太過於“嫩”了點。

在外人看來,李健熙是從他父親李秉喆的手中接下了三星集團,他是“二世祖”,財富不用費力去得到,出生就有。相比較他父親來說,李健熙處在一種“守業”的階段。自古都說,守業更比創業難。他能否將父親打下來的三星江山守得住守得好,大家都不知道。

初當會長的李健熙因為這些壓力,並沒有感受到身處高位的喜悅。從一開始,他就像箭在弦上,蓄勢待發。

即使,很多人都認為,李健熙是在延續父親的輝煌。可是,在李健熙看來,他並不是在“守業”,他要帶領三星集團重新“創業”,讓三星集團發展壯大,走上更加輝煌的時代。

不服輸的“二世祖”

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權力交接的過渡階段很讓後來者倍感煎熬——前朝權威猶存,新朝的權威還未建立。

上任以後,李健熙謹遵父親“傾聽”的遺訓,行事沉穩低調的他也並沒有對三星集團施以什麼大動作。當然,李健熙在這個時候也不可能有什麼大的革新之舉。畢竟,三星員工對於新上任的領導還不了解,不先帶著集團做出什麼成績,眾人是很難信服他的。

三星集團內部的人員對這位新上任的領導摸不到頭腦,他們不知道,李健熙能否扛住從父親手中接下來的三星大旗,能否帶領三星集團走向更好的發展道路。

事實證明,李健熙沒有辜負平日裏父親的苦心栽培和臨終前的殷切囑托。

他在剛上任的一年裏,使三星集團沿著父親的路子平穩地發展。在這一年中,三星業務得到擴張,在全球的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分公司。李健熙初任會長時並沒有手忙腳亂,而將企業管理得井井有條,擴大的業務範圍也取得成功,讓業內的人士看到,他並不是被父親光芒籠罩著的“二世祖”!

取得成績的李健熙並沒有在成功麵前沾沾自喜,這點成績對於他偉大的商業帝國的夢想來說還遠遠不夠。在出任會長的這一年裏,他從三星集團成功的背後也看出了公司從父親時代就存在著的弊病:運行效率不高,重視產品的數量卻忽視質量……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三星集團的發展。

三星集團要繼續發展,就要祛除這些毒瘤。

李健熙說:“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比別人落後多少、落後在哪裏,就無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生存,三星要時刻具備危機意識,朝著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邁進。”

為了給三集團“治病”,改變三星集團在歐美國家眼中二三流企業的傳統定位,李健熙宣布對集團進行“二次創業”,並且還特地為“二次創業”發表宣言。宣言中,李健熙慷慨激昂地說:“三星的每位員工、每個部門,都要萌生危機意識,隻有適度的緊張感才能帶來活力和創造力,才能確保三星在下一個世紀絕對領先。”

為此,聲勢浩大的“二次創業”在三星集團如火如荼地展開。李健熙決定要重組三星集團的舊業務,將電子產業引入三星集團的新業務之中。在這樣的決策之下,三星公司將三星電子與三星半導體和無線通信合並在一起。這樣不僅節約了公司的經營成本,還提升了三星公司的運作效率。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李健熙的這種做法更加有利於三星集團的發展。

李健熙在新任會長之初,這種大力改革的決心給三星集團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員工也漸漸認可這位新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