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易水蕭蕭人去也!”(2)(1 / 1)

由於經費拮據,曼殊無法按預定計劃去香港,隻好應吳帙書、吳綰章兄弟之邀,前往蘇州吳中公學。

一來到這座著名的江南水鄉,曼殊頓時感到有一種悠悠古風撲麵而來,其清雅寧謐之境,宛若天然畫本。時間,在此似乎已止息了波動,一切都顯得閑適、恬淡;那青灰色的石階,寫滿歲月古奧的箴言;如果你獨自坐在黃昏裏,便可聽到歲月深處的一支歌子迤邐而來;於是,這裏成為曼殊一個人的風景。

曼殊此次來到吳中公學,主要任務是教授英文及兵式體操。在此,他結識了許多具有民族思想的名士如包天笑、祝心淵、朱梁任等。起初,曼殊不諳吳儂軟語,又全然光頭,牛山濯濯,酷似一閑靜少言的和尚,寂寞之中,日以繪畫自遣。一日,包天笑購來摺扇一柄,曼殊持去作畫。畫麵上是一小孩正在樹蔭下敲碎他的“撲滿”(按:即兒童積錢用的小瓦罐),題曰:“撲滿圖”,顯然暗寓著撲滅滿清的作意。還有一次,排滿情緒激烈的朱梁任動議到蘇州郊外的獅子山去招國魂,仿效古代禮儀寄托反清之誌,曼殊與包天笑積極響應。動身前,包天笑問道:

“梁任兄,何以要去獅子山呢?”

朱梁任慨然答曰:“我們中國是睡獅,到這時候,睡獅也該醒了!”

於是,他們一行三人來到獅子山,扯起自製的“招我國魂”的赤旗,悲壯地在獅子山頭高唱包天笑自作的《招我國魂歌》,並用後膛槍向北連發數槍,以抒發忠藎報國的豪情。

一天,曼殊正在聚精會神地作畫,包天笑手拿一封信,笑吟吟地走進來:“曼殊,你的信。”

曼殊趕緊放下畫筆,接過信一看,眼睛頓時一亮,高興得大腿一拍:“啊,仲甫兄,總算找到你了!”

“誰呀?”包天笑不解地問。

“陳仲甫,就是陳獨秀,我在日本留學時的好友,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他!”說罷,曼殊急忙拆開信,飛快地瀏覽了一遍,激動地對包天笑說,“公毅兄,看來我得暫時離開你了。”

“這麼急?去哪裏?”包天笑頗感意外。

“上海,去那裏,與仲甫兄一起幹!”曼殊斬釘截鐵地說。

乍聚又離,包天笑不免內心戚然;但他深知曼殊的脾氣,挽留是沒有用的。臨行前,包天笑、朱梁任、祝心淵等友人前來送行,包天笑從衣袋裏掏出一張精製彩箋,黯然道:“這是我昨晚作的,就算是以詩代言吧!”

曼殊接過詩稿,低聲吟道:

劍不光芒酒不溫,沉沉歌哭叩天閽。

死生流轉終相值,風雪來招武士魂。

激浪怒濤翻海水,腥風膻雨撲胡塵。

低徊我自無言說,珍重前途為國民。

——《送別蘇子穀》

吟罷,曼殊的眼圈已微微發紅了。他緊緊握住包天笑的手,舍不得鬆開,“交情有味是臨歧”,此語殆非虛言!

曼殊在蘇州吳中公學任教的時間很短,僅1個月,但溫暖的友情卻把他心頭的褶皺熨貼得平平展展。一腔鬱結,也消解在如詩如夢的小橋流水和古箏獨奏般精雅清麗的園林中,消解在那引發思古幽情的寒山古寺虎丘塔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