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斷向新疆、西藏等邊疆地區推進,中國大陸全部解放的形勢越來越明朗。1950年3月,人民解放軍到達迪化(今烏魯木齊),勝利完成了進軍新疆的任務。
1949年9月中旬,彭德懷統帥的第一野戰軍相繼解放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全境,為新疆的和平解放創造了條件。9月8日,也就是甘肅蘭州解放的十三天後,毛澤東在中南海約見張治中,對他說:“西北野戰軍已經由蘭州及青海分兩路進軍新疆。希望你去電新疆軍政當局,敦促他們起義。”張治中表示:“我早有此意,隻是自五月以後,我同陶峙嶽、包爾漢沒有聯係了。”毛澤東說:“我們已經在伊寧建立了電台,你如有電報,可發至伊寧再轉迪化。”[ 《張治中回憶錄》,中國文史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581頁。]
9月10日,張治中發電給陶峙嶽、包爾漢,勸其“及時表明態度,正式宣布與廣州政府斷絕關係,歸向人民民主陣營”。9月15日,應毛澤東主席邀請,新疆省政府教育廳長賽福鼎率新疆代表團來到北平,參加全國政協第一次會議。9月16日晚上,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利用在懷仁堂看戲的機會,專門來到第一排中間看望了他。第二天又在中南海接見廳專門接見了新疆代表團。9月17日,陶峙嶽、包爾漢聯名複電張治中稱:“在保障國家領土、維護本省和平及避免軍隊無謂犧牲之三項原則下,選擇時機,和平轉變。”9月25日、26日,陶峙嶽、包爾漢宣布起義,實現了新疆的和平解放。
10月22日下午,賽福鼎向毛澤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得到了毛澤東的稱讚,並批示彭德懷同意賽福鼎入黨,等中共新疆分局成立後正式履行手續。23日,賽福鼎從周恩來那裏得知這一消息,激動得流出了幸福的淚水,稱這是他“一生中的重大轉折”。
為了及時接管新疆地區,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王震率第二、第六軍,從10月10日起,以空運、車運和徒步行軍的方式,從甘肅酒泉出發,曆經艱難險阻,向天山南北挺進。當王震的部隊進入新疆時,塞外軍民載歌載舞歡迎。陶峙嶽寫下了《迎王震將軍入疆》的詩:“將軍談笑指天山,便引春風度玉關。絕漠紅旗招展處,壺漿相迓盡開顏。”
新疆普通農民庫爾班·吐魯木受到毛澤東接見的真實故事,是新疆翻身農民擁護共產黨熱愛毛澤東的真實寫照,他與毛澤東握手的照片正是侯波拍攝的。
庫爾班·吐魯木是和田地區於田縣的老農民。他從小失去父母,在巴依家的羊圈裏度過童年。為掙脫被奴役的生活,他帶著妻子逃到荒漠裏,靠吃野果生存。後來妻離子散,他獨自度過十七年野人生活。新疆和平解放後,庫爾班知道是毛澤東主席使他翻身解放,回到人間,過上了幸福生活,便執意要到北京去見恩人毛主席。七十高齡的他在大背袋裏裝著自己做的葡萄幹和自己織的粗棉布,騎著小毛驢就上路了。
新疆黨政領導知道這件事後,決定派飛機將他送到北京。1958年6月28日下午,曆經坎坷,七十五歲的庫爾班同全國其他勞動模範一起,在北京中南海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在場的侯波拍下了後來傳遍全國的著名照片《庫爾班大叔見到了毛主席》。此事令毛澤東很是感動,喃喃地說:“新疆的少數民族老百姓多好啊,這麼大老遠的還要騎毛驢來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