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錯地理位置了,上一章的地名都改了下,改成敘州府、宜賓縣。
PS,應書友群管理‘君晚蘭’的強烈要求,1點還有一更。】
廣德十一年十一月初一。
在宜賓縣休整了十餘日的官軍‘先鋒’所部,終於拔營啟程,向著蠻族肆虐的五溪進軍。
雖官軍的速度,比蝸牛快不了多少,愣是足足走了三日,才出了宜賓縣境內,但這仍被視為府台老爺和縣尊大人的功績,在附近州縣之中廣為流傳。
而同樣被流傳出去的,自然還有官軍的種種不堪。
十月十三。
討賊先鋒所部雖在路上極力拖延,終究還是進入了五溪州建川縣境內。
要此地百姓早已苦蠻久已,聞的官軍前來平叛,本該是奔走相告喜極而泣才是。
然而宜賓縣傳來的消息,卻讓百姓們難以對這些京城來的少爺兵,產生多少期望。
不過即便如此,仍是有一部分建川縣的百姓,自發前往城外五裏的接官亭,想要親眼確認官軍的實力。
然而這一看,卻是讓百姓們大失所望。
那官軍論裝備、論身量,倒是比本地的散兵遊勇強出不少,但一個個臊眉耷眼精神萎靡,又鬆鬆垮垮連個隊列都排不整齊,哪像是能打仗的樣子?
於是縣衙官吏在前麵接待,後麵百姓已是罵聲一片。
有哪膽大些的,甚至連皇帝老子都牽連了進去——誰讓這些慫蛋兵,都是來自子腳下的?
看來要想平叛,還是得指望雲貴和川中的邊軍才行!
隻是……
聽南疆六國也不怎老實,這邊軍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過來?
卻接官亭西南,人群中一個矮壯的漢子踮著腳掃量了半晌,又把周圍的罵聲與抱怨灌了滿耳朵,臉上便忍不住露出些輕蔑與歡喜。
他一低頭,對身旁戴著鬥笠的同伴道:“薩多裏,雜……”
“漢話!”
那人卻是急忙嗬斥了一聲,愛裝漢子頓時警醒,忙壓低嗓音道:“看來這些京城來的官兵,果然都是些廢物,大頭領白白高看了他們。”
“先別急著下結論。”
那戴鬥笠的微微搖頭:“大頭領讓咱們瞧仔細了,這剛看了幾眼,能瞧出什麼來?”
是這麼,他心下其實也未曾將那些歪七扭八、醜態畢露的官兵放在眼裏。
與此同時。
接官亭裏,建川知縣葛青雲的耐性,也已經達到了頂點。
打從見麵之後,對麵這位徐千戶,就一直在抱怨劍川縣氣候,什麼忽冷忽熱潮氣重、晚上裹棉被白光膀子的。
尤其是方才,這廝竟恬不知恥的脫去鎧甲,亮出身上被蚊蟲叮咬的痕跡,向自己訴苦!
這兵痞連蚊蟲叮咬都生受不得,又如何能打得過那些悍不畏死的山蠻子?!
眼見再不攔著,他就要脫去靴子,拿腳上的水泡事兒了。
葛青雲忙清了清嗓子,問道:“敢問將軍,需要我等提供幾日糧餉?”
“這可就不準了。”
徐守業扳著手指,愁眉苦臉的道:“原本我是打算,在宜賓多休整幾日,讓兄弟們習慣一下你們這兒的氣候,誰曾想被敘州知府所逼,不得不提前趕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