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孫紹宗原本製定的計劃,打下烏兒寨立威之後,官軍就該及時撤出山區,同徐守業的大部隊彙合,然後再伺機尋找下一個目標。
然而芭稞無意間提供的一個消息,卻讓孫紹宗臨時改了主意。
根據芭稞所言,瓦楞寨的大頭領雅哈默剛派人訂了一批佟酒,按常理來,這一兩裏,就該由芭稞率隊將酒送過去。
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孫紹宗當機立斷,命令由盧劍星率領一部分人馬,帶著輜重和救出的漢人女子,在後麵緩行。
而孫紹宗和沈煉,則是率領主力輕裝急進,在入夜時分趕到了瓦楞寨,冒充送酒的隊伍騙開了寨門。
這之後,自然又是一場血腥的屠殺!
不過這瓦楞寨的實力,畢竟要強出烏兒寨不少。
再加上峽穀中地域廣袤,官軍雖然昨夜一鼓作氣,擊潰了瓦楞寨的主力,卻未能將其有生力量完全消滅。
因而度過了最初的混亂之後,瓦楞寨的殘存勢力,竟又在大頭領雅哈默的號召下,重新凝聚起來。
亮之後,雅哈默察覺到官軍數量不是很多,甚至還嚐試著,想要重新奪回寨門的控製權。
也正因如此,官軍才沒有急著退走——此時撤退,肯定會被瓦楞寨銜尾追擊,即便能順利擺脫,怕也要蒙受不少的損失。
更何況瓦楞寨的隊伍當中,竟然還有山民中罕見的騎兵存在!
雖都是些矮的滇馬,並不以腳力見長,可對官軍而言,卻仍是不容忽視的威脅。
有鑒於此,孫紹宗才決定憑借峽穀的地形,先行挫敗敵人的反擊,讓瓦楞寨的蠻人無力、也無膽追擊官軍。
事實再一次證明,在這種規模控製在千人左右戰鬥之中,孫紹宗絕對屬於BUG級的存在。
雖他做不到真正的一騎當千,頂多殺上兩三百人,怕也就該力竭了——可這年頭,有多少軍隊能在一場戰鬥中,承受兩三成的損失而不潰敗?
尤其這些損失,還是出於一人之手!
何況孫紹宗也不僅僅隻有武勇而已,更深諳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道理。
於是瓦楞寨的反擊,隻持續了兩刻鍾,就因為大頭領雅哈默被孫紹宗陣前生擒,而徹底宣告失敗。
在擒獲雅哈默之後,孫紹宗更不急著走了。
先遣俘虜傳話,索要了被劫掠而來的漢人女子,緊接著又以雅哈默的名義,命令瓦楞寨上下交出所有的騾馬,以供官軍使用。
來也是巧了,那騾馬剛在寨門前湊齊,烏兒寨的蠻人就恰巧找上門來。
因探明來的都是些老弱病殘,孫紹宗也懶得親自出馬,交代給沈煉處置之後,便繼續審問那雅哈默,意圖從他嘴裏,逃出五溪蠻族更多的情報與內幕。
便在此時,芭稞忽然喜形於色的趕了過來,手中心翼翼的托著個木盒子,看那製式,倒是有些眼熟的樣子。
“大人!”
芭稞喜氣洋洋的道:“方才瓦楞寨的巴爾貝送來了一枚官印,據是宣峰縣知縣的印信。”
數月前五溪蠻族叛亂時,打下了州府和兩個縣城,這宣峰縣便是其中之一。
宣峰縣的知縣何慶誌,當時召集鄉勇守城死戰不退,結果不幸兵敗身亡,還因此被朝廷追認了‘宣峰縣子’的爵位。
眼下能找回他的官印,也稱得上是意外之喜了。
孫紹宗剛示意王振收好那印璽,寨門外又傳來一陣嘈雜的喝罵聲。
聽起來,似乎是沈煉和手下的軍官起了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