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宴上的風波,看似隻是個的插曲。
但後續帶來的影響,卻是顯而易見的。
太子原本的黨羽,有相當一部分因此而堅定了信念。
而在朝臣之中,也不乏一些因循守舊的官員,展顯出了對太子的善意。
其實這當中有不少人,支持的並不是太子,而是禮法規矩以及大義名分。
在這些人看來,太子雖然被人斷了根,但名義上卻仍是皇室正統,而太孫也是經過朝廷認證的。
既然是正統所在,那就是值得擁護的。
白了,這就是古裝電視劇裏,那些喊著‘祖宗成法不可輕廢’的反派角色。
而做為反派之中的核心人物,孫紹宗近來自然也是備受矚目。
十月十八,廣德帝頒下中旨,嘉其誌、責其行,最後功過相抵罰俸半年,以觀後效。
當晚,太子大張旗鼓的設宴款待孫紹宗,席間除了翰林院掌院學士、兼太子賓客孫燾,以及皇後的親弟弟趙國舅之外,還有數位朝中要員列席。
其中地位最高的一名官員,卻是讓孫紹宗頗有些驚詫。
蓋因這人正是當初查辦龍根案時,擔任副總指揮的右都禦史趙榮亨。
這趙榮亨當初,可是曾意圖阻撓‘皇太孫’誕生的,按理與太子頗有嫌隙。
誰承想才兩年不見,這位趙大人竟又堂而皇之的,成為了太子的核心黨羽,而且還是其中地位最高的一個。
畢竟這廝可是堂堂正二品的言官領袖,論權柄地位與六部尚書齊平,某些方麵甚至還要略微超過。
當然,若論受到太子信重,他還是略遜了孫紹宗一籌。
其實後來孫紹宗一琢磨,這位之所以會投靠過來,也是早就有跡可循的。
畢竟他是北靜王公認的鐵杆盟友,甚至傳北靜王水溶,其實就是趙榮亨當年與長公主私通所生。
北靜王在兩年前,就已經倒向了太子,那麼趙榮亨會投入太子帳下,也就不足為奇了。
十月十九。
孫紹宗在解除禁止之後,頭一到衙門坐堂。
結果剛到官署,就得到了一個意外的消息:遵照魏益的意思,楊奎毒殺呂明思一案,已經正式宣告結案了。
這實在是有些古怪。
之前孫紹宗已經指示唐惟善等人,聚表上奏列出楊奎貪腐的證據,並申請抄檢查封他的家產,並暫時限製他家人的自由。
這事兒魏益也是知道的。
按理這抄家的事情,還沒有批複下來,就算魏益再怎麼急於了解此案,好向戶部討要銀子,也該等到朝廷旨意頒發之後再。
再者了,這案子畢竟是孫紹宗拿下的,一聲招呼都不打,就直接宣布結案,也不和符合常規程序。
這稀裏糊塗的做法,已經不能是和稀泥了,孫紹宗甚至懷疑,他是刻意在包庇幕後主使。
不過……
那魏益雖然辦事能力上有些欠缺,又缺乏應有的上進心。
可他到底也是官場老油條,真要是意圖包庇楊奎背後的主謀,也該選擇更加隱蔽的方式,而不是這般直來直去。
這其中莫非還有什麼隱情?
考慮再三。
孫紹宗終究不能對這事兒不聞不問,於是幹脆找到魏益,直接詢問他為何如此行事。
魏益卻不肯明言,隻是影影綽綽的,暗示此事出自上意,並非是他任意妄為。
孫紹宗聞言,立刻就想起了壽宴當日,皇帝曾特地把自己找過去,了解了他和周昶對峙的全部細節。
難道……
這周昶背後,還另有牽扯?
而這被牽扯到的人,甚至連皇帝都有所忌憚?
心中存疑,卻又不便明著追查。
故而孫紹宗就決定,找機會跟於謙打聽一下,看這周昶平日裏都負責處置什麼政務,又和那些朝中大員有所勾連。
當然,今兒是肯定不成了。
榮國府大老爺賈赦發了帖子,要請孫紹宗晚上過去赴宴。
依照孫紹宗揣摩,這八成是出自賈雨村的授意,目的還是為了石呆子一案。
當初孫紹宗定下左右逢源的方針,還預備著榮國府那邊兒,會同自己生分呢。
結果賈寶玉、賈璉等人就不了,那賈赦一遇到麻煩,也是毫不猶豫的找到了自己頭上,完全沒有陣營對立的自覺。
不過實在的,若不是看在賈迎春麵上,孫紹宗還真不想搭理這等老紈絝。
可既然睡了人家的女兒,總也要給便宜老丈人點麵子。
…………
卻這一整下來,孫紹宗好容易把積欠的公文處置清楚了——基本都是些瑣事,本來該柳湘蓮負責搞定的,可這廝眼下正幫著蔣玉菡籌備戲班,早厚著臉皮請了十的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