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有點卡文,不過還是餓著肚子搞出來了。】
將近午時。
大理寺正門外,幾十名衙役手持水火棍組成人牆,如臨大敵的擋在台階上。
與之相對的,是台階下麵一群不斷叫囂的蠻子:
“以一敵眾,偶有失手,在所難免,焉能以此定罪?”
“快瘋【放】了我家頭人!”
“≈ap;*#¥@,漢狗多多的,阿鄰頭人、頭人……不公、漢狗不公!”
雖然十分蹩腳,但這群韃子治中,竟有一多半的是大周官話,這顯然是是當年大周鼎盛時期,不遺餘力促進全境漢化的功勞。
右少卿李文善負手站在門洞裏,聽著那怪聲怪調的叫嚷聲,眉頭是越皺越緊。
再看看門前幾十名衙役,那如臨大敵戰戰兢兢的架勢,心裏就更是憋屈難耐——堂堂的大理寺,下綱紀之總憲,竟被幾個韃虜堵門叫罵,這傳出去成何體統?
至少……
也該把他們趕遠一點罵吧?
“大人。”
聽他提出質疑,被推出來維持秩序的洪九,不得不苦著臉解釋道:“您老細看就知道了,這些韃子多是經過戰陣的廝殺漢,膀大腰圓又攜刀掛箭的,真要鬧將起來,咱們這些人怕是彈壓不住。”
“那就去把巡防營的人找來!再不成,去五城兵馬司調兵!”
李文善憤憤的嗬斥著,順手指著外麵道:“讓幾個蠻夷如此囂張,我大理寺的臉麵何在?大周的尊嚴何在?”
洪九嘴裏‘是是是’的應著,心下卻是一百個不以為然。
調兵遣將的什麼的,還不是你們這些大老爺做主?能調你就調去唄,跟老子一個不入流的吏吼什麼吼?
李文善怒斥了幾聲,見身前這吏一味的附和逢迎,卻半點實際的動作也無,心下愈發的火往上撞,將袍袖一甩,就待步出門洞,直麵那十幾個蠻夷。
隻是剛往前湊了兩步,十幾張毛聳聳的猙獰麵孔便映入眼底。
更可畏著,那一張張血盆大口裏都是唾沫橫飛,也不知噴在衙役身上多少,隔著老遠,都似乎能嗅到一股腥臭味兒。
李文善腳下不由得一頓,麵色變了幾變之後,忽地颯然轉身,丟下一句“你們守在這裏,本官去請孫大人出麵”,便頭也不回的去了。
恭敬的目送他遠去之後,洪九低下頭不屑的撇了撇嘴,然後又一臉同仇敵愾的,擠到了那群衙役中間,聲交代道:“這還不知道要折騰到什麼時候呢,我讓人煮了幾鍋肉湯、烙了百十張麵餅,待會弟兄們輪替著去門洞裏吃用些,也好暖暖身子、提提精神。”
…………
卻李文善一路怒衝衝的到了左寺官署,也不等人通稟,就直接挑簾子進了堂屋,卻發現孫紹宗正沒事人似的,同師爺秦克儉下著象棋。
“老弟倒真是好悠閑!”
因這些日子,經常在一起討論《普法下鄉》的利弊,兩人早也廝混熟了,故而李文善也沒同孫紹宗客套,徑自上前把那棋局攪了,指著外麵惱道:“外麵十幾個遼東蠻子,都快把咱們大理寺的牌匾拆了,虧你也能坐的住!”
孫紹宗不以為意的一笑,拿起旁邊的茶杯慢條斯理的抿了口,這才在李文善不忿的目光中,反問道:“那依著李兄又該如何?”
“要麼調兵來,把這些胡狗驅散,要麼……”
李文善了半截,便把視線定格在孫紹宗身上,顯然那未盡之意,就是想讓孫紹宗出麵解決那些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