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四這一天,從入冬開始,便一直纏綿病榻的帝王,終是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據沈淵說,其實他早在夏天的時候,身子便已經不大好了。
可是因為趙靖與趙恒分兵而立,怕自己故去,再引得趙恒這邊大亂,帝王硬生生的撐著活過了這個冬天。
一直活到,趙恒在宗人令的幫助之下,徹底的為當年之事翻了案,這才鬆了心中一直提著的一口氣。
之後的日子裏,帝王其實都是時而清醒,時而迷糊。
不過大部分時候都是在沉睡之中。
一直到年關將至,帝王的身體終是挨不過了。
“他走的時候,一直握著一枚紅色的同心結。”十二月初四這天的夜裏,黎秋並沒有回府上,而是與沈淵一起待在涼時居。
聽著沈淵說著宮裏頭,皇帝故去之時的情形,黎秋除了緊緊的握著沈淵的手,居然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到底還是自己的親生父親,沈淵怎麼可能一點都不在意呢?
不過是因為當年之事氣不過,心裏一直別扭著罷了。
“九懷……”看著沈淵一邊往火盆裏扔著祭紙,一邊聲線沉痛地說著,黎秋不太放心的喚了他一聲。
不管怎麼樣,都是自己的父親,沈淵雖然未被承認,可是卻還是悄悄的在自己的府裏,為帝王穿了一身孝。
“那是當年他們成婚之時,母後親手交到他手裏的,如今臨了了,他終是記起母後了。”聽到黎秋喚自己,沈淵側過頭,苦澀一笑,之後卻是接著說了下去,隻是聲音不似之前那麼沉痛。
“到底還是自己的發妻,又怎麼可能不在意?而且身在皇家,本來就是有著許多的身不由己。”所以,九懷看開一點,如今當事人已經化成一捧黃土,他們這些小輩又過分計較這麼多做什麼呢?
後麵的話,黎秋並沒有說出來。
不過黎秋知道沈淵應該是懂自己的意思的。
因為黎秋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話音落下之後,沈淵握著自己的手,力道又緊了幾分,隻是薄唇緊抿,卻並沒有再說話了。
因為帝王的故去,京城之中算是大喪了。
娛樂場所三月之內都是不允許營業,其它的場所,雖然並沒有三個月那麼久,不過因為大臣們並不敢在這種節骨眼上惹事兒。
所以,其它地方,就算是不受限製,可是生意卻是冷了下來。
帝王駕崩,新帝自然是需要繼位的。
趙恒身為名正言順的太子,自然而然的處理了先帝的後事之後,便繼承了皇位。
在經曆了一係列的過程之後,趙恒繼承皇位,同時改年號:永壽。
據說這是宗親加欽天監還有史官之類的官員一起商量出來的年號,而黎秋第一次聽到這個年號時,差點笑出聲來。
若不是考慮到國喪期間自己的行為舉止,都不能太過了,黎秋真是會笑出聲來的。
而因為國喪,沈淵暗地裏需要守孝,所以兩個人的行程,又被耽擱了下來。
再加上鄭六娘臨盆,黎秋也想看看自己的小侄子,或者說是小侄女,所以也便留了下來。
因為國喪,再加上高大人的恩典,黎棟帶兵回來奔喪,正好趕上了鄭六娘臨盆。
看到夫君回來,而備受鼓舞的鄭六娘,生產之時卻也是極為順利的。
隻一個多時辰,便已經順利誕下一名可愛的女兒。
大晉朝雖然說女子的地位也並不低,不過對於鄭六娘生了一個女兒,黎申多少還是有點失望的。
長子的頭胎,黎申總還是希望可以生個兒子的。
不過好在黎申如今也是可以看得開,再加上一家人都圍著小孩子轉來轉去的,黎申也終是不再去多想兒子還是女兒的事情。
反正都是自己黎家之後,管他是男還是女呢。
若是都像黎秋這樣精明厲害的女兒,黎申還真是巴不得鄭六娘生的都是女兒呢。
不過當鄭六娘真的連生了三個女兒之後,黎申的臉上早就已經掛不住了,甚至還暗地裏讓陳知月想辦法求醫問藥,看看能不能生個兒子出來。
自己命中無子,難道還注定了命中無孫嗎?
黎申表示自己不服啊!
這件事情,一直折騰到最後,鄭六娘第四胎生了個兒子,才算是結束。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
隨著鄭六娘生產,趙恒登基,再加上國喪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