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歐冶子告訴楚王,我不造假冒偽劣產品,我製造的寶劍必須需要特殊材料才行。
楚王一拍大腿,那有何難?我出路費,先生您盡管去找。於是歐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尋覓能夠出鐵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隻有這三樣東西都具備了,才能鑄製出利劍來。最後他來到了龍泉的秦溪山旁,發現在兩棵千年鬆樹下麵有七口井,排列如北鬥,明淨如琉璃,冷徹入骨髓,實乃上等寒泉,就鑿池儲水,即成劍池。
歐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鐵英,拿來煉鐵鑄劍,就以這池裏的水淬火,鑄成劍坯,可是沒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劍,歐冶子又爬山越水,千尋萬覓,終於在秦溪山附近一個山嶴裏,找到亮石坑。發覺坑裏有絲絲寒氣,陰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異物。於是焚香沐浴,素齋三日,然後跳入坑洞,取出來一塊堅利的亮石,用這亮石慢慢磨製寶劍。
歐冶子經兩年之久,終於鑄劍三把:第一把叫做“龍淵”,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
這些寶劍彎轉起來,圍在腰間,簡直似腰帶一般,若手一鬆,劍身即彈開,筆挺筆直。若向上空拋一方手帕,從寶劍鋒口徐徐落下,手帕即分為二。斬銅剁鐵,就似削泥去土,之所以如此,皆因取此鐵英煉鐵鑄劍,取這池水淬火,取這山石磨劍之故。
楚王見劍大喜,賜此寶地為劍池湖,唐乾元二年此地置縣就以第一把寶劍為縣名,叫龍淵縣,因避唐高祖李淵名諱“淵”字,改叫“龍泉”,一直叫到今天。為了紀念龍泉寶劍鼻祖歐冶子,後人在劍池湖建了劍池亭和歐冶子將軍廟,成了一方千年古跡。
歐冶子最後煉劍太癡迷了,到了忘我的境界。古人相信寶劍在鑄造的時候要用鮮血來祭祀才能最終鍛造成功!為了達到這個境界,鑄劍時,他們夫妻二人,竟然一起跳入冶爐中,寶劍方才煉成,一代大師就用這種近乎殘酷的方式終結了他的事業。
又過了幾十年,老楚王已死,新楚王即位。這時,江湖上最著名的鑄劍師從歐冶子變成了他的徒弟幹將。
這新任楚王的脾氣比起他爹來,可是要小氣得多。他同樣命令幹將為他鑄寶劍。
幹將同樣在多年後,鑄成一口寶劍,這是他一生中鑄得最好的劍,自認為比起師父的劍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是幹將清楚楚王的脾氣,要是他得到了世上罕見的寶劍,一定會把鑄劍的人殺掉,免得將來再鑄出更好的劍來,那樣他就無法炫耀了。
這時,幹將的妻子莫邪快生孩子了,這使幹將更加愁眉苦臉。到京城交劍的日子到了,幹將對莫邪說:“我這一去肯定回不來了。我留下了一把劍,埋在南山上的大鬆樹底下。等孩子長大了,讓他替我報仇。”
莫邪大驚,送劍怎麼還有生命危險?幹將就把自己的擔憂一五一十跟妻子說了。莫邪一臉不舍,但還是含淚答應了丈夫的要求。
果然不出幹將所料,幹將帶著寶劍去見楚王,楚王一得到寶劍,二話不說,留下寶劍,立刻命令士兵殺死了幹將,然後哈哈大笑:“這下天下沒有比我的劍更好的寶劍了!”
楚王的得意為他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一口劍卻是一條人命換來的,古代君王殘忍的占有欲,讓人感到了統治者的冷血、無情。
幹將死後不久,莫邪生下了一個男嬰,取名赤鼻。莫邪牢記丈夫的遺言,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帶大。
十多年以後,赤鼻長成了一個小夥子,莫邪便把兒子叫到跟前,把他爸爸的不幸全部告訴了他。赤鼻頓時流下了熱淚:“我那可憐的父親!母親,您放心,我一定要殺死楚王,為父親報仇!”赤鼻就跑到南山上,把父親埋在大鬆樹下的寶劍挖了出來,日日夜夜練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報父仇。
中國人一向講究“殺父之仇,奪妻之恨”!這兩種仇恨是根本無法化解的仇恨。
現代,我們的法製已經可以通過對凶徒的懲罰來還受害者公道,但是古代又有多少人為這些弱者主持公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