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超級操盤手——薑太公(3)(1 / 1)

太公到了子良,工作兢兢業業,但是子良畢竟隻是個小地方,太公又沒有顯赫的業績,根據末位淘汰製,他下崗了。商朝的公務員采取聘任製,看你不爽可以隨時解聘你,太公就被這個殘酷的機製給踢出局了。

下了崗的太公,回到朝歌,去勞動部門辦理了失業證。但是,那時的商朝已經無力應付如此龐大的失業人群,失業救濟金遲遲不能按時足額發放。無奈之下,太公去了當時檔次最低的一個人才市場——勞務市場,想靠出賣勞力賺點生活費。市場的蛇頭看太公年高體弱,揮揮手說,那兒,那兒看到了吧,對了,就是太陽窩裏,去吧,一群呢。太公抬眼望去,一群老頭,蜷縮在太陽底下,眯眼睡覺。哎,這是一群“等死隊隊員”。

可是,日子總得過,肚子總得填。日子就像樹上的樹葉那麼密,數著指頭過生活,淒惶得很。太公坐在石頭上,冥思苦想,所有智慧細胞都集中到一個目的——吃飯!

他想了好久,突然靈光一閃,一拍大腿,有了!

二、牛頓和太公的異曲同工之妙

當年牛頓被蘋果砸了頭,砸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太公想到的這個填飽肚子的辦法,陰差陽錯讓他日後發跡。這個辦法就是——釣魚!

那日,太公餓極了。

商朝那時已是秋後的螞蚱,日漸衰微,社會保障體係幾近崩潰,根本沒有失業保險、養老保險這些福利,就連免費的稀粥也沒人施舍。

太公坐在石頭上尋思,去哪兒混口飯吃啊?眼前的渭水蒼涼激蕩,晝夜不停地流向它該去的地方。太公望著渭水,突然心生希望——既然沒人管飯,我何不自食其力,去釣魚,烤了吃,想必也美味無比呢。

於是太公準備了釣魚裝備,前往渭水垂釣。

天不負人,這日傍晚,太公愜意地盤坐在風景如畫的河邊,悠然自得地生起了篝火。篝火之上,賊肥賊肥的草鯉足足有二斤多,在篝火的炙烤下,滋滋啦啦地散發出誘人的噴香。這是太公來到朝歌後,第一次放開肚皮享受豐盛的野味。太公這個烤法,我等有幸在兩千多年後再次品嚐——太公烤魚排。

所以說,辦法就像乳溝,擠一擠總會有的。太公此時已近七十了。

飽暖思淫欲,這話一點不假。人,一旦填飽了肚子,就有精力胡思亂想了。

每當吃飽喝足,太公閑來無事就回想起自己的過往,一種“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感慨油然而生。每當看到跟自己同齡的那些老頭昏朽無力地等死的樣子,他就不勝唏噓。想我薑子牙,炎帝後裔,獲封於呂,到了我這輩怎麼就成了悲情英雄?

哪兒不對呢?不是別人都瞎了狗眼,就一定是自己沒發現自己的長處。後人李白不是說了麼,天生我材必有用。歐洲不知哪位也說,上帝為你關閉一扇門的同時,必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那麼,我的長處在哪兒呢?我仔細想想。

自此,太公多了一個習慣——釣魚的同時,深刻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