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小白上麵有太子哥哥、法定繼承人公子諸兒,還有糾哥哥,小白不過是第三順位繼承人。從公司法上看,小白已經沒有出頭之日了。何況當時的小白,並沒有表現出出類拔萃的經營管理天分,所以老鮑覺得前途黯淡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回輪到管仲回頭勸老鮑了,管仲說:“哥,我倒是覺得小白前途未可限量。為什麼這麼說呢,我給你分析一下,諸兒長而賤,我看不大像塊好料;公子糾呢,個人沒什麼毛病,不過他母親是魯人,這點他就吃虧了。你知道,齊魯這幾年搶市場鬧得關係很僵,公司上下都不喜歡魯國公司的人,所以公子糾也跟著姥姥家受了連累。”老鮑心說,是有點道理。
管仲繼續分析道:“小白就不一樣了,母親是衛國人,去世得早,著實叫人可憐,小白占了感情上的優勢。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小白公子沒有雜七雜八的小事,他的心思都是大心思,這是成大器的先決條件。這點,哥你一定要看清楚。”老鮑這才氣順了。
既然小白在管仲看來這麼有前途,而管仲又是很注重結果的一個人,為什麼他不主動跟老鮑換換啊?一個原因是既然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如果管仲提出跟老鮑換崗位,意圖也太明顯了,顯得自己太不地道了,再說董事長定了的事,不是他們私下想換就能換的。另一個原因是,管仲和老鮑有君子約定,將來無論是公子糾,還是小白接任董事長,事後都要互相推薦。(《韓非子?說林下》:人事一人,先達者相受。)也就是說,公子糾也好,小白也好,都逃不出這兩人的股掌。他們的前途相當於上了雙保險。就這樣,管仲和召忽去輔佐公子糾,老鮑去了小白那裏。
僖公並不是偏心,他同時還派了隰朋和賓須無,夥同老鮑同誌一起,輔佐小白。我們後麵會知道,隰朋和賓須無當然不是泛泛之輩。管仲任齊國CEO後,欽點公司五虎將,隰朋和賓須無赫然在列。
四、管鮑之交(二)
公元前697年,僖公執掌齊國公司三十三年後去世,大兒子諸兒順位繼承董事長的位子,他就是齊襄公。
按照管仲的評價,這位諸兒董事長,“長而賤”。他日後的表現,也確實印證了管仲的判斷,言語行事,缺乏長者之風。用現在的看法,諸兒是一個很自我的人,很感性的人,因一己之恨罷黜無知的待遇;因一己之愛,私通妹妹文薑;因一己之亂,拉殺魯國公司董事長;因一己之怨,帶頭破壞公司法,食言於屬下連稱和管至父,招致殺身之禍。
除此之外,諸兒還不善於籠絡人心。當時公司的常務副總國子和高子,是公司倚仗的高層管理人員,可是他並沒有跟這兩位搞好關係。他們之間,隻是董事長和下屬的關係,泛泛得很。
諸兒即位後,公子糾和小白都預感到這次權力的交替,不會像以前那麼平穩,公司內部必將有一次大地震。三位師傅給公子出的主意是什麼呢?申請外派,躲避內亂。所以公子糾和小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離開公司總部,遠離漩渦中心。兩公子的同時出走,也側麵證實了管仲、老鮑和召忽是從一個鼻孔出氣,什麼事情都是商量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