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秋天的時候,我正在大陸最北端的漢斯森林裏和羅馬的殘餘部隊作戰。
羅馬人在1868年羅馬城陷落以後就徹底的走上了下坡路。9月陪都龐培也被我軍占領,羅馬人精銳的南方集團軍土崩瓦解,除了約3個師上了羅馬海軍的運輸艦得以脫離包圍圈以外,其餘約15個師18萬人全部在大西洋海邊的奧哈海灘被殲滅。羅馬人有組織的精銳部隊就此化為烏有,隨後我軍向北方進發,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將羅馬軍隊派來阻擊的部隊全部消滅。
說實話,這種戰鬥相當乏味和無聊。我沒有參與奧哈海灘戰役,第二近衛機械化步兵師在羅馬城一戰中傷亡過大(陣亡率達到前所未有的90%,這主要是羅馬狙擊手的傑作),隻得在城中接受補充和整編。所以當第二集團軍(由戚繼光元帥率領)在奧哈海灘大展雄威時,我卻帶著新兵們在羅馬城的殘垣斷壁中追捕抵抗分子。到1868年11月整編和補給全部完成,隨後我們就被派往北方作戰。
經過3年的苦戰,羅馬人的失敗已經非常明顯了。雖然南方偶爾也有希臘人從諾洛海灣登陸竄擾的報告,但是在北方,我們確鑿無疑的知道:羅馬人的覆亡指日可期了。這隻要看看他們軍隊的裝備和經驗就可以知道。1866年飛揚嶺戰役和之後的成都城保衛戰,那時的羅馬軍隊經驗豐富,裝備也相當好,打仗非常有章法,即使遇到不利情況也不會慌亂,隻是沉著冷靜的應付,同時找尋我們的每一個空隙進行反擊。但是1869年的那些羅馬兵,用我副營長趙勉的話說:“說他們是軍隊實在是冤枉了他們。”
說實話,這些人隻是些手裏拿著武器的老百姓而已:槍一響就臥倒,衝鋒就憑著血氣之勇猛衝,撤退就雜亂無章的撤退,軍官的指揮非常死,無非就是猛衝之前從側翼發起攻擊,千篇一律。再看看裝備,1866年羅馬人裝備的主要是L-55式半自動步槍,雖然比不上我們的H64突擊步槍,但是裝備整齊,槍支質量也不錯。我在成都時曾用繳獲的羅馬L-55和羅馬人幹過,很不錯的武器。但是1869年的羅馬軍隊裝備就非常混亂了,軍裝也不整齊,很多人連鋼盔都沒有,武器更是五花八門,有希臘製的捷哈特II型突擊步槍(這是希臘對羅馬軍事援助的一部分,這種槍還算不錯),有巴比倫製的“光榮”步槍(這種步槍非常爛,據說每100發子彈中就有5發會卡殼),還有一部分L-55式步槍,但是質量比以前大大下降了,甚至還會有一些波斯的老式毛瑟槍,大概還是第二次波斯戰爭時的繳獲吧?羅馬人的士氣也不行,人員參差不齊,老的40多歲,小的15、6也上戰場。看得出來沒有接受過什麼軍事訓練,隻是亂打一氣而已,一看勢頭不妙,馬上就扔了槍狂奔,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雜牌軍。在羅馬北部高盧丘陵一帶,我們一個師就消滅了3個師的敵人,其實多一半是被嚇散的:我們的裝甲車一衝,他們就潰散了。我記得那次我站在裝甲車的頂蓋上,用H64點射那些沒命奔逃的羅馬兵,基本是一槍一個,他們的人數比我們多得多,就是想不起來轉身反擊。我記得當時趙勉還問我:“這算不算屠殺?”我含糊不清的說:“也許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