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隆在西線對巴比倫登陸部隊進行的掃蕩相當順利,取得了不錯的戰果。根據簡報,到12月20日,中央突擊集團軍連戰連勝,五戰殲敵四個師近5萬人,擊潰希臘三個機械化步兵師,並奪回了登陸場,繳獲了大量物資和裝備,暫時將敵人驅離了對我們至關重要的交通線。但是錢隆打回的電報卻沒有他一貫的神采飛揚。
“敵大部南進至溫泉關山口,現防禦線已被突破。預計希軍不日將在正麵發起全麵攻勢,並在側麵包夾。方應全力固守凱爾特山一線,該線地位重要,一旦有失,吉格維亞危殆,全局即不可收拾。切記!”
這是錢隆在12月21日打來的電報,其實說的情況我都知道,但他還是打了電報來,表示他對於此事的確是非常的掛心。
希臘軍隊的確狡猾又善戰,他們的登陸一舉數得:第一是威脅我們的補給線,這是攻敵所必救的法子,果然我們不得不抽調機動部隊全力對付。這樣美國人和巴比倫人在東線就獲得了主動,等於是逼著我們棄守東線和南線,差別不過是我們的實力在撤退時的損失大小而已。第二他們的登陸部隊向南可以攻擊凱爾特山防線的側後,事實上,在防線的西段,靠近希臘城市溫泉關一帶已經由於受到兩麵夾擊而崩潰了。希臘軍隊正通過這個缺口源源不斷的從希臘平原進入凱爾特,可想而知,我們很快會遭到南方正麵希臘主力和西方側麵正在不斷加強的希臘軍隊的夾擊,凱爾特山防線自然是岌岌可危。如果突破了凱爾特山防線,那居高臨下的希臘軍隊可以一鼓作氣猛攻山下的吉格維亞。吉格維亞是我們南方戰線的基點,不能有失,我們當然會全力防禦,這時美國和巴比倫再在東線發動攻勢,我們兩線作戰,麵對的都是敵人的優勢兵力,無論遠征軍如何善戰,也勢必在這樣沉重的壓力下崩潰。用4個師的代價來做這樣一件大事,無論如何都是值得的。當時的希臘總司令部的確是非常的得意,他們在作戰報告中稱:“敵軍已陷入我們的陷阱,無力回天”、“連日來凱爾特山部不斷得到加強,敵中央突擊軍數次進攻,均為我軍擊退,一切按計劃順利進行”、“北線正麵經連日炮擊,已摧毀目標500多個,炮火準備再持續三天,可完成攻擊計劃所需的破壞任務”。看的出來,他們是準備好一切就等著發起總攻的時刻到來了。
我在聖雷吉斯的那段日子很不好過,希臘人在南線的壓力十分沉重,炮擊、小部隊騷擾一天也沒有停過。雖然製空權已經隨著空軍的加強被奪回,但是希臘人繼續不斷發起空中襲擊,空戰每天都在進行,空軍的傷亡連日上升,地麵部隊更是一夕數驚——關鍵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希臘人要幹些什麼,卻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發起,這種心吊在嗓子眼的感覺是最不好受的。
還有一條是讓我非常頭痛的,那就是一直很嚴重的補給問題更加嚴重了。朱良國作戰依靠的是他在薩裏昆的物資庫存,總的來說還好一些,錢隆和柳平的作戰幾乎全都要靠聖雷吉斯和吉格維亞的物資支持。吉格維亞在遭轟炸後幾乎所有的工廠都停工,許多工廠都遷移到了聖雷吉斯,這幾天剛剛在進行恢複性生產,產量不大,提供的軍工物資根本不敷使用。吉格維亞原先還有點庫存,那是為了支持凱爾特山防線準備的,我一點也不敢挪做他用。那麼隻能從聖雷吉斯調運物資,但是聖雷吉斯的庫存不多,前期作戰早就耗得七七八八,所以當柳平在東線打電報來說急需彈藥補給的時候,我是從駐防部隊那裏把列裝的彈藥收回了拿去空投的,為了這個聖雷吉斯幾個駐防部隊的頭和我鬧得很不開心。不過從西大陸來的空運總算是恢複了,在空軍的全力支持下(空軍部長黃佳奇是錢隆在軍校的老朋友,據說是向錢隆拍胸脯保證的),巨型運輸機每天可以空運將近5000噸的物資到聖雷吉斯和油泉堡的機場,大概勉強可以支持約12個師一天的作戰需要。我把它們幾乎全部發往東線,那裏的部隊經過1個多月的苦戰,已經陷入“沒褲子穿”的境地,這是柳平12月中旬一次跟我通電話時說的,我記得他的聲音沙啞疲倦又幹澀,非常的模糊。那次通話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補給、補給、更多的補給,因為“前線已經全部換成巴比倫的裝備了,你現在去看看,我們簡直就是在打巴比倫內戰”。因為沒有充足的作戰物資,部隊的戰鬥力大大下降了,在柳平撤退戰的最後幾天,前線有幾個地方發生了潰退,幾百人被打死,上千人被俘,就是因為物資耗盡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