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迷陵(1 / 2)

我向四周望去,隻見自己站立在一個墓室中,地上鋪的都是青磚。這個墓室猶如一個圓形筒子,我不由自主的順著牆壁向上望去,隻見墓室頂端居然是類似於蒙古包的帳篷形狀。不過想想也就釋然了,成吉思汗可不就是正兒八經的蒙古族人。墓室建成蒙古包也情有可原。

“小舅,這怎麼空蕩蕩的沒見其他東西啊。”在我的感覺印象裏認為,墓室裏都是金銀財寶,然後中間躺著一個棺材。看著這間除掉磚頭就是石頭的空無一物的墓室在沒有其它東西了,我不禁問道。

“傻小子,你懂個屁。這隻是一個副室,完全就是可有可無的。建造這座副室也是為了彰顯墓室主人的強大與權力。”小舅恨鐵不成鋼的吧我一頓訓斥加教育,也引起周圍眾人的大聲哄笑。剛進入墓室的壓抑氣氛也沒有了。

這時小舅又繼續說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按照上麵咱們看到的幹涸喝道圍繞的這一大片戈壁沒準就都是特娘的墓室群。成吉思汗建這個墓的時候估計是按照當時整個皇宮的形狀建造的,他娘的真實勞民傷財。”

小舅看著周圍直唑牙花子。

“咱們先去外邊看看到底是什麼個情況。”黃老爺子建議道。

一行七人,大勇哥馬哥還有那個保鏢他們三個,兩人拿著軍用強光手電筒,一個舉著火把在前麵開路。舉著火把是因為能夠及時的發現空氣流通狀況而且下麵烏漆麻黑的有時候風向吹動的火把比指南針要強太多了。小舅黃老爺子跟他孫女我們四個則是在後麵人手一個大手電。

從這個墓室中走出來,我們直接來到了墓道走廊。通過在燈光的照射下隻見整個墓道都是有整塊整塊的石板所建造。石板上麵刻滿了蒙古文字。牆壁跟頂部的交彙處有八座長明燈,每隔十米左右就有一個,不過近千年的時光了,早就滅的不能再滅了。當時我還心想著特娘的也是元代的古董啊,想必拿出去賣了也能值不少錢呢。

墓道延伸的很長,而且走幾十米便會出現一個石門。這些石門不是別的,正是跟我們剛進來的那個墓室一樣都是作為主墓的副室,裏麵也都是空無一物。小舅拿著微型金屬探測儀一直瞅著,看著有沒有強烈的金屬反映。寂靜的墓道走廊隻有我們幾個人的腳步聲還有微弱的呼呼風聲。

在這種未知的情況下,眾人的精神可以說是高度集中,本來就是陰森森的,不高度集中精神也不行啊,人的反應就是這樣。稍微有個響動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向響動處望去,頗有些草木皆兵的味道。也幸虧眾人心理素質都夠過硬的,這要是心髒病患者來了,保不準就啥時候嗝屁了。

我們一行人走了差不多有兩百米左右,就徹底的傻眼了。此刻展現在我們麵前的是三條一模一樣的墓道走廊。我在往後回頭一看,加上我們剛剛走的這條道,剛好四條。這還真特麼巧了去了,剛好整個大大十字型啊。

“嗨,這還真特娘的背運氣。”小舅這時候直接拿出來一盒煙散起來了,顯然也被難住了。

看來不光是我傻眼,小舅跟黃老頭子他們也都傻眼啊。

小舅盜了十幾年的墓可謂是行家裏手了。可是這天子皇陵他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啊。也不能怪小舅傻眼,他盜的墓大多都是官墓或者巨富之墓。而且各個朝代對於安葬的方式也不同。

自商,西周,東周。大都是平墓。那時候的人們一窮二白外加智力開發不完整。對於下葬還不是很確切,所以陪葬品也沒有那麼多,因為當時是奴隸製社會,當時彰顯的是誰陪葬的人多誰有地位,不是以錢來論的。而且那時候的錢也是五花八門,貝殼,龜殼都能當錢用。後有春秋戰國,下葬風俗也是五花八門,那時候諸國戰亂,誰還有閑心操心死人事啊。秦一統天下後人們對下葬才有了一定認識。那時候的風俗說簡潔點就是越高端大氣上檔次就越好。到了漢代,通常都是在下葬之後,以巨大的人力物力在墓室上麵進行填土堆崗。堆得猶如小山一般。(或者會有人說那本身就是一個大土崗或者山崗,對此我隻能嗤之以鼻,隻要稍微學過地理的應該都知道吧。)唐代,墓室多為開山造陵。當然了開山造陵其實哪個朝代都有,不過大都是小規模,最最興盛的還是唐代。至於宋,元,明這三代,我隻能說,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