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位上台的是中原五虎之一,“三皇風水”傳人潼懷秀。
何謂風水?答曰:刮風、流水。祖爺說過,風水的原意就是風和水。人類最早建造房屋時,肯定是建造在既避風又靠水的地方,所謂:“擇地而居,近水向陽”。避風可以防備房屋被刮倒;靠水就有水喝,不至於渴死,水裏還有魚,撈上來還可以充饑。所以人類文明的發祥地都在有水的地方,如華夏文明發祥於黃河流域,古埃及發源於尼羅河流域,古巴比倫發源於兩河流域等。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文明發祥在沙漠裏,因為那裏可供人類生存的條件不好。用命理學來講就是風水不好。風水的含義就這麼簡單。
隨著文明進程的推進,五行的要素開始加入,風水術內容也開始豐富,由簡單的生存需要,變為山勢的走向、建築物的朝向、周圍樹木多少、地勢的高低、周邊河流的流向等這些都要考慮了。再後來,人們開始琢磨人死後住的地方也應該有風水,於是選墓地、設計棺材朝向、墓地周圍物件的搭配等給死人設計風水的模式出現了。所以風水分兩種:陽宅風水與陰宅風水。陽宅就是活人住的地方,包括住房、辦公樓等,陰宅就是死人的墓地。看風水就是看陽宅或陰宅本身及周圍的各種狀況。
真正係統化的風水學說起源於先秦時代,成形於漢代。
到了唐朝,風水術迎來了一個發展的高峰。代表人物有袁天罡及其親傳弟子李淳風。關於這二人的傳說很多,其中最經典的要數這兩人為武則天挑選墓地的故事。
據傳,在武則天剛出生的時候,袁天罡就看到過武則天,並看出這孩子有帝王之氣。後來武則天稱帝之後,對袁天罡也十分重視。武則天晚年對自己的後事頗為費心,尤其是自己死後葬在哪裏風水最好、最安全,讓她大費腦筋。
有一天,武則天把袁天罡和李淳風同時召來,讓他們給自己選擇一個風水最好的地方作墓地。為了防止袁天罡和李淳風弄虛作假騙自己,武則天讓他們分開行動,李淳風先去找,袁天罡留在宮中,等李淳風回來,兩人不許見麵,李淳風留下,袁天罡再出去找,等袁天罡回來,武則天派人按照他二人說的地址分別去勘察。
結果李淳風一去七七四十九天,踏遍萬水千山,終於找到一塊風水寶地,為了留下記號,他在這個寶地的中心位置埋下一枚銅錢,以備以後查找。埋好後就回宮了。
李淳風回來後,袁天罡出發了,也是去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找到一塊寶地,袁天罡也怕以後不好找,就將自己頭上的銀釵拔下來,插在這塊寶地的核心位置。
袁天罡回去後,武則天派兩撥人分別按照兩人描述的地點去找,結果兩撥人最後碰到一起,驚訝地發現:袁天罡的銀釵正好紮在李淳風的銅錢孔裏!
這足以把後人驚得閉不上嘴的傳說,將袁天罡和李淳風幾乎推上神仙的寶座。
潼懷秀上台後,深鞠一躬:“各位,請指教!”
這位中原五虎之一,祖爺隻是聽說過,今日一見,此人不過三十歲出頭,臉黑黑的,身材中等,說話帶著一股濃重的河南腔,典型的中原漢子。
座下一人站起,說:“久聞潼師爺祖上三代都是三皇風水傳人,潼師爺認為三皇風水比楊公風水如何?”
眾人循聲而望,乃“楊公風水”傳人山東楊淨沙。
潼懷秀點點頭,說:“楊公風水屬形勢派,講究‘龍、砂、水、向、穴’五字,多在形上做文章,對五行之氣運用不足,而三皇風水涵蓋了五行八卦、天時九星、地盤九星,綜合考慮了天時地利諸多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