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光明。
雪越下越大,從天上翻飛而下。大雪紛飛著,極像天女散花,又像無數數不清的白蝴蝶在天上飛舞著,漫天卷來,大有鋪天蓋地之勢。
一位少年躺在賀蘭山的一條峽穀裏,他早已昏死過去,此刻是命懸一線。他的名字叫拓跋連城。
拓跋連城不知道在雪地裏躺了多長時間,大雪幾乎將他埋沒,他慢慢有了知覺,感覺到四周變成黑洞洞的一片,慢慢地,意識裏似乎也是漆黑一片,無邊無際。
一顆心在飛速墜落,墜落到黑洞洞的深不見底的空間。
肯定是墜崖了,最後的記憶就是墜崖前那急速摔落的過程。
忽然,感覺身體晃動了一下,好像是沉浸在水裏。拓跋連城自小賀蘭山邊長大,渴望水,但是卻也恐懼大江大海的水,因為不太會遊泳。
“這是哪裏?怎麼全身都不能動,身體內感覺到有溫度而外界卻如此冰涼,我掉到河裏了嗎?”拓跋連城殘存的思維微微對外界有點感知,本能反應使他盡可能仰麵躺在水麵上,才不至於窒息。
“難道我已經靈魂出竅了嗎,這裏難道是忘川河?”拓跋連城意念至此,就感覺到身邊有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怪獸從河水裏湧來,畫麵恐怖之極。
果真是忘川河!
在死去靈魂輪回的必經之路上,有這樣一條忘川河,清澈而淺瀨的泉水從山澗上流下,兩邊是清幽的蘭叢,鮮翠的竹林。死去的靈魂經過忘川,就可以進入冥界,然後重返世間,獲得新生。
《宣室誌》第四卷對忘川河有所記載:“行十餘裏,至一水,廣不數尺,流而西南。觀問習,習曰:‘此俗所謂奈河,其源出地府’。觀即視,其水皆血,而腥穢不可近。”因河上有橋,故名“奈河橋”。橋險窄光滑,有日遊神、夜遊神日夜把守。橋下血河裏蟲蛇滿布,波濤翻滾,腥風撲麵。惡人鬼魂墮入河中,就好似《西遊記》第十回中的描寫:“銅蛇鐵狗任爭餐,永墮奈河無出路”。不由讓人想到陰間奈河的恐怖。
“忘川水欲飲,前塵皆散盡。”世人隻知忘川水能忘川,卻不知也能憶川,忘川者左手取水為忘,飲此水,這一世的悲歡離合都將全部忘卻,一切的曾經都將化作過眼雲煙;右手取水為憶,憶前世往事,愛和情仇。
堅決不能喝下忘川水!拓跋連城咬緊牙關。
忘川水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
寧願在忘川河邊忍受水淹火炙的折磨,也一定不能到奈何橋上,過了奈何橋,和親人就是陰陽兩隔。
寧願在忘川河邊忍受水中妖魔鬼怪的撕咬,也一定不能到奈何橋上,過了奈何橋,和大家就是陰陽兩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