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珍當即發話:“難得她忠心殉主,理當褒揚,著即以孫女之禮重新殮殯,與可卿一並停靈於會芳園中之登仙閣!”
代儒等心中都知大謬,亦隻好聽之任之。
忽又有來升家的來,告知來升小丫頭寶珠竟有非分之想,冒死要親謁賈珍,來升報與賈珍,賈珍竟允其來見;寶珠膝行而進,叩頭畢,稱因見秦氏身無所出,乃甘心願為義女,誓任摔喪駕靈之任;代儒等一旁聽了,隻覺是謬事迭出,賈珍聽了,卻喜之不盡,即時傳下,從此皆呼寶珠為小姐。寶珠見允,心中一塊石頭方落了地——她知瑞珠觸柱,實是別無出路,好在種種秘事發生之時,她隻在天香樓樓下,並未親見可卿之死,但奴才之中,她之所聞所見所知,究竟是僅次於瑞珠的一個,如若她不早尋活路,待主子們忙完喪事,她必被收拾,那時說不定死無葬身之地,連瑞珠下場不如!她暗中打定主意,隨秦可卿靈柩到鐵檻寺後,待大家返回時,她一定執意不回,表示以後隨靈柩去葬地,守墳盡孝,這樣賈珍尤氏當信她守口如瓶絕無危害,必放她一條生路,到那時再徐圖較好的前程;此是後話,茲不贅述。
且說賈蓉對此巨變,雖吃驚不小,卻也早有思想準備;他隻是沒想到偏在他久備而無動靜大鬆心時,又偏是他與賈薔等假借去衛若蘭家其實是狹邪浪遊夤夜方歸時,恰恰發作;他也是個聰明人,見父親那魂不守舍的模樣兒,及母親與父親那神離貌亦不合的情景兒,就知此中必還戲中有戲!但他對可卿之死,到頭來有一種莫名的快意!他感到大解脫,見父親傾其所有地大辦喪事,而名義上他是主角,亦覺風光。因之他回到家中不久,很快就適應了情勢,張羅指揮,煞有介事。
彼時賈氏宗族,紛來亮相。代字輩僅存的賈代儒、賈代修二位俱到外,賈赦輩的到了五位,與賈珍同輩的到了七位,與賈蓉一輩的到了十四位;賈蓉未見賈璜,因問管事的人,是否漏通知了,管事人說尤氏吩咐過,無庸通知他家,賈蓉想起賈薔說過,那璜大奶奶的什麼侄兒叫金榮的,在學堂裏打過寶玉和秦鍾……想至此,方才忙問:“嶽父母還有秦鍾如何未到?”管事的見問,方敢回:“老爺太太並未指示,想是怕他們一時不能承受。”賈蓉心中暗笑,沉吟一時,方囑咐說:“還是快快報與他們,並我老娘和二姨三姨吧!”不久秦業等也都到了。那秦業與可卿本無感情可言,到後隻能幹嚎一陣,連眼淚亦擠不出來,全無養父暨親家翁模樣,賈珍賈蓉也不大理他。
賈赦對不得不早早起床來應付這喪事,又不能晃晃就走,心中十分厭煩,但見到賈珍那副有趣的模樣,也就樂得留下且起起哄。
唯有賈政趕來後,對此事極為認真。他見賈敬根本不回,尤氏撂了挑子,賈珍大露馬腳,著實憂心忡忡。賈珍恣意奢華,已屬不當,而那離奇僭越的行徑,尤易惹出亂子,他對之實難容忍。除了常規的僧道超度,賈珍還令在天香樓上另設一壇,專請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業醮,本來眾人對秦可卿的病逝一說就紛紛起疑,這樣做,那不等於不打自招嗎?此事已大大不妥,尚未勸說,賈珍又在用什麼棺材的問題上,大興波瀾,那時已有人送來幾副杉木板,賈珍都嫌不好,可巧薛蟠也來吊問,偏對賈珍說:“我們木店裏有一副板,叫什麼檣木,出在潢海鐵網山上,作了棺材,萬年不壞。這還是當年先父帶來,原係義忠親王老千歲要的,因他壞了事,就不曾拿去。現在還封在店內,也沒有人出價敢買。你若要,就抬來使吧!”賈珍聽說,全不忌諱,竟喜之不盡,即刻命人抬來。大家圍看,那幫底皆厚八寸,紋若檳榔,味若檀麝,以手叩之,玎璫如金玉。賈珍笑問:“價值幾何?”薛蟠笑道:“拿一千兩銀子來,隻怕也沒處買去。什麼價不價,賞他們幾兩工錢就是了。”賈珍聽說,忙謝不盡,即命解鋸糊漆。賈政忍無可忍,因正色道:“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殮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一邊說一邊給賈赦遞眼色,意思是我們長輩該勸時一定要開口才是。賈赦隻當沒看見他那眼色,拈著胡須竟對賈珍的選擇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