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過完的這段時間裏我過得分外“本分”,私生活自然也是十分規律,除了按時起床、上下課、吃飯、打球之外我還會經常去泡泡圖書館看看書自自習之類的,這種突如其來的畫風似乎和我之前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有些格格不入。
節後篤誌樓樓道的夜晚依舊燈火通明,麻將桌上的撞擊聲依舊鏗鏹頓挫,隻是唯獨少了一個英姿颯爽的身影和一支夾在食指與中指之間燃燒殆盡的香煙(我時常會在自習室裏一邊做著微積分一邊遐想,要是經濟寬裕點這會兒我肯定是牌桌上的浪裏白條)。俗話說的好,在這個世界上缺了誰地球都照轉,本以為麻將會隨著我的退出而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但很快我的這種想法就不攻自破了,同宿舍的瀟灑哥“繆老板”很快便代替了我的角色,更亮瞎我雙眼的是原本對麻將一竅不通的他竟然學了不到三天便能翻江倒海,七進七出,手起牌落,張臂收錢。正是因為這種對麻將極高的天賦讓他迅速成為一顆耀眼的新星崛起在篤誌三樓的牌壇,以至於到後期我已經基本無人問津了,好像大家已經遺忘了我當年叱吒風雲的雄壯甚至都不曾記得我是否和他們一起“金戈鐵馬”過。
凡事都有兩麵性,雖然“無人問津”但卻給了我很多下馬觀生活的機會,我感覺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每晚趟在床上睡覺的時候,我不必再一味焦躁的去感歎時光為何如此匆匆了而是閉上雙眼仔細去回味白天經曆過的所有風景,幸運的時候還能找回一兩個在白日裏偷偷溜掉的樂趣。
時間久了去圖書館便成了我習慣性的一種動作,即使不在那兒看書學習,隻是呆呆的坐一會兒都能讓我覺得心恬氣定十分充實(更何況周圍坐的全是在奮筆疾書的美女,你好意思不去陪讀嗎?)。充實的歲月一般都沒有什麼好玩的故事發生,我也沒必要為湊字數而硬生生的和大家去分享,不過有一件事兒卻非說不可。
我是09年上的大學,正好趕上信息化大繁榮的時代,在這青黃交替的歲月裏父母們自然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與時俱進處處不落下風,於是乎各種打著以學習為目的的高科技產品粉墨登場,筆記本電腦更是獨得廣大中國父母的恩寵,幾乎每個大學生都“人手一本”。然而結局是什麼呢?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滿心奢望會被用來學習的工具卻成為中國青少年打遊戲和看***的幫凶。咦!怎麼回事兒,說到這兒我自己的臉怎麼這麼燙。言歸正傳,大家還記不記得我在小說第二期裏提到過北京的一傻哥們了,那個唯一在畢業後還和我頻繁連續著的大學同學,球打的很好人也很二的那個,哈哈,說到這個份上大家應該都想起來了吧,對!我接下來要講的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他。
雖然平時懶懶散散但他骨子裏其實還是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就是自我約束力比較弱,弱到什麼程度呢?三個字就能概括:接著讀。那段時間我去圖書館比較頻繁,好幾次他來宿舍找我玩2K我都不在,於是打電話問我:
你丫怎麼天天不在宿舍,神神秘秘的,幹嘛呢?
圖書館呢。
呦,騙人呢吧,我還不知道你。
真的,我他媽真的在圖書館呢!(其實我並不想說髒話的,可是我他媽就納悶了,我他媽去圖書館很奇怪嗎?我他媽主動學會兒習很奇怪嗎?我他媽要求進步很奇怪嗎?)
嗬,今兒受什麼刺激了?(你們說他說話氣不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