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詩社有一個傳統,著名的詩社領袖,往往都是著名社會活動家,是當時的輿論領袖。
寶釵、黛玉、湘雲的詩才很高,自然十分熟悉詩社的曆史。但她們都沒有提出組建詩社的號召。為什麼?就因為她們都是詩人,而不是社會活動家,從來沒想過怎麼推動紅樓社會發展的問題。
黛玉隻愛哭,湘雲隻愛笑,寶釵隻愛搖(頭),她們不善於挑頭做個什麼事。
迎春呆,惜春怪,也難以有大作為。
唯有探春與眾不同。
探春的心願是"要出去做一番大事業"。但她是個姑娘,大社會不會給她一個施展抱負的平台,她隻好在大觀園裏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華。
探春要考慮的問題,首先是起詩社,還是起文社的問題。經過思考,探春決定起詩社。作詩是短平快,適合於他們這群人。
其次是詩社怎麼個起法。探春決定由自己折簡請大家商議。探春的這種勇敢作風一掃無所作為的社會風氣。
探春為什麼選擇這時起詩社?探春估計這時不是各位理詩的生日,也沒有"外事"活動,理詩們可以聚得齊。
探春果斷地折簡邀請,海棠詩社正式成立且展開了一係列活動,取得了預想的成績。
反觀林黛玉,情況就差遠了。
海棠社起於秋天,經蘆雪亭聯句後,轉眼已到了春天,桃紅柳綠。林黛玉詩興大發,作了長篇桃花詩,約眾姐妹看,準備恢複詩社活動。眾姐妹欣然讚同,就改海棠社為桃花社。因詩社恢複活動是黛玉的主意,就推黛玉為社長。
黛玉在這個問題上有些草率。春天是農耕大忙季節,賈府"外事"活動頻繁,能否有足夠的時間空當,黛玉就沒有考慮。她連第二天是探春的生日都不知道,就貿然定於第二天活動,作桃花詩。
沒有周密的計劃自然要出問題。先是探春不能來了,她要過生日。賈府的小姐過生日可不得了,她不僅要接受大家的壽儀,本人還要換了禮服,到賈府各處行禮。賈府大,"各處"也多,探春行禮完畢,最少得半天,哪還有時間和精力參加詩社?黛玉無奈,又將詩社的活動推遲了幾天。
不料事情更多了。除"內事活動"一波接一波外,"外事"活動也接連不斷。王子騰(王夫人的哥哥)的夫人豪興大發,派人來賈府,請鳳姐和眾小姐到王府去玩。賈母命令寶玉、探春、黛玉、寶釵四人和鳳姐去王府探親。常務理詩們都走了,桃花社也煙消雲散了。
黛玉應對社會的能力差由此可見一斑。詩社都辦不好,出嫁後怎麼能管理家政。雖是一個小小的詩社小社會,已經讓黛玉焦頭爛額了。她在詩社這個人生角鬥場上無疑是個失敗者。
黛玉的第二個毛病是恃才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