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正在裏麵休息,小的這就為殿下通報。”士兵連忙回答道。
“不用了。”陸文龍說著,直接走進了帳內。
“不知殿下到來,曹寧有失遠迎!”看著陸文龍直接走內直接的帳內,原本坐著看書的曹寧慌忙的站起來,走到陸文龍麵前說道。
“我是帶人來講故事給你聽的。”陸文龍開門見山的說道。
“我早聽說殿下身邊有位苦人兒故事說的很好,不知道是哪一位。”曹寧看著周鴻飛等三人問。
由於,事出忽然,王佐的事情還沒有傳到曹寧的耳中。
所以,陸文龍一指周鴻飛說道:“就是他。”說罷,站在了曹寧的身後。
“如此年輕麼?”曹寧有些感歎道。
“年齡和說故事無關,將軍可願意聽一個越鳥歸南的故事?”周鴻飛不卑不亢的說道。
“請講!”曹寧年齡也不大,早聞苦人兒故事講的好,現在有了機會也就迫不及待的想聽聽。
周鴻飛不緊不慢的說道:“春秋時代有越王勾踐,養一隻鳥。格隻鳥能口吐人言,吟詩答對。當時吳國來得強。吳王夫差曉得越國養隻鳥,一定要叫越國進貢。越王格隻鳥是心愛之物,但是吳強越弱,勿進貢,吳國要打進來格。越王想,勿要為一隻羽鳥,弄得兩國相爭,生靈塗炭,就犧牲仔一隻鳥吧。拿隻鳥進貢到吳國。吳王得著格隻鳥,掛在宮裏,坐仔同格隻鳥講張。勿曉得格隻鳥隻會鳴叫,勿會講話。吳王想,越國騙人,格種鳥,伲吳國多得極。說啥個口吐人言,吟詩答對,原來隻會叫。吳王拿鳥腳上的細鏈條劈斷,拿鳥放脫,勿曉得格隻鳥飛到天上,真格開口哉。鳥回轉頭來對準吳王,說:“吳王,吳王,越國之鳥,回轉越國,越國之鳥,非吳所養!”說完,飛向越國而去。
周鴻飛看著曹寧的眼睛說:“將軍,此乃是《越鳥歸南》。”
曹寧讚歎道:“好義鳥!”
看了看曹寧的反應,周鴻飛繼續說道:“下麵我再講一個驊騮向北”
格樁故事,出在本朝。遼邦蕭娘娘,養兩隻好馬,一隻叫驊騮,一隻叫。驊騮是紫毛,是白毛。宋朝有個楊延昭,排行第六,稱為楊六郎。俚有個結拜弟兄叫孟良。孟良喬裝改扮到遼邦去盜馬,盜著隻驊騮,回來送撥八賢王趙德芳。八賢王看見這樣一隻好馬,拿上等細料撥俚吃。倒說格隻馬勿吃,連餓七天,馬頭向北,嘶叫三聲,絕食而亡。此乃叫《驊騮向北》。”
“好義馬!”曹寧有讚歎道。
“將軍,那為何你人卻不如鳥獸呢?”周鴻飛看著曹寧,嚴厲的問道。
在曹寧的身後,陸文龍看似隨意的站著,可是他確密切的注視著曹寧的反應,隨時準備的出手。
著曹寧武力和他相差不大,要想一擊必殺,也唯有偷襲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