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並不是討厭對話
最近我常有這種想法,感覺與丈夫說話就好比是站在一堵永難倒塌的城牆麵前。
“難道我一直在用雞蛋試圖去擊倒一堵永不倒塌的城牆嗎?”
一句話,我的丈夫口齒伶俐,八麵玲瓏。一般的丈夫在夫妻“交戰”中往往是處於下風的,但我的丈夫卻不同。若我說他10句話,他會用90句來“回敬”我,他經常用“敲起鑼,打起鼓”的陣勢將我“一網打盡”。所以,經常是吵著吵著我就退縮了,自動舉起白旗,這情景就好像是犯錯誤的小學生,站在那裏被老師嚴厲地批評,毫無還手之力。
結婚之初,丈夫便會像位老師一樣對我的想法和行為妄加指責,並且是毫無保留地分析我的對錯。嚴格來說,他並不是結婚之初就這樣,而是一開始戀愛就是這個樣子。隻不過在談戀愛的時候,丈夫的這一行為披上了“事事關心我、照顧我”的外衣。
結婚之初,由於不理解此中的種種道理,我總覺得與丈夫的對話無法順利進行。雙方間你來我往相互傳遞想法和情感才叫溝通,但在我這裏則變成了隻是丈夫一個人的說教。我在不知原因的情況下,隻能是幹著急,他越說我,我的心裏便越發覺得堵得慌,再加上不能還嘴,更是覺得難過。經過多次失利的教訓,我最後才明白,原來我們對“對話”這個概念的理解本質上就完全不同。
他與我在性格上也存在著本質的差異。他在看待事物時是屬於宏觀的、理性的,喜歡一切都從實際出發去討論;而我看待事物則是采用微觀的思維,重視個人的體驗和各種感情的因素。於是雙方在不理解對方的性格時,就會在某一問題上無法正常地對話,當然這樣子便很容易演變成爭吵。比如,簡單的由一部電影所引發的爭吵就是典型性事件。
雖然我很喜歡看電影,但印象深刻的屈指可數。在這些影片中給我觸動比較大的是很久以前看的一部叫做《肖申克的救贖》的電影。那時候正逢丈夫去南方出差,於是無聊的我便在某天晚上獨自在家看了這部電影,記得電影中閃過的一幅幅畫麵當時令我十分感動。欣賞完電影後,我仍然無法平複激動的心情,遂拿起筆在日記上記下了令我印象深刻的台詞。心想等丈夫回來後一定要將這些精彩絕倫的台詞講給丈夫聽,告訴他我在看這部電影時,是如何的激動和感動。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我的行為也夠天真的,可是當時的我真是滿心誠意的。第二天,丈夫出差歸來一踏進家門,我就美美地跟在他的屁股後麵,認真講起了關於這部電影的話題。誰知丈夫卻連看都不看我一眼,隻顧著整理他的行李,還冷冰冰地拋出一句:“所以,結果到底怎樣了?你要講述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