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這次我自己一個人去就可以了。”李牧否決了蘭兒的提議。
李牧覺得他隻身一人去泉州,還可以節省一下時間。
要是帶著人去的話,雖準備不用多長時間,不過在路上,就要耽誤很長的時間,畢竟人多了。
這期間多少就會生一些什麼事情出來,更何況這期間,他還有一些其他的事情要做呢。
“老爺這樣不太好吧?如果梅兒姐姐看到了會責怪我們的。”蘭兒還是有些猶豫。
“沒事,這次我去到泉州,拿到我想要的東西後,就會直接從泉州離開,前往伯來國。”李牧解釋一番後,就讓蘭兒下去了。
他一個人上路,總比帶人要方便的多。
之後的李牧從賬房中,將這段時間裏賺到的錢款裏,取走了三千兩黃金,李牧讓係統直接提純後。
按照現代的算法做成為一斤一塊的金磚,一共是二百六十塊黃金,加上他獨立空間中的拿一百塊黃金。
目前李牧擁有三百六十塊黃金,折合現代的計算單位為:三千六百兩的純金。
除此之外,李牧還將李泰送給他的那些字畫,準備全都拿走,字畫不多,也就是十幾幅字畫。
李牧看了一遍,應該是一些名人字畫,當然李泰的手書字畫,就不在李牧帶回現代的選擇範圍內了。
為此李牧為了將利益最大化,李牧又選了不少了唐朝瓷器。
著名的唐三彩裝進了他了獨立空間中。(備注一下:空間是不固定形態的,所很有可能利用到最大的限度上。)
當然這裏麵還包括,兵部給他的兩幅圖紙。
在提純黃金的時候,係統扣除了李牧一千走私幣的挺純製作費用。
到目前為止李牧所剩走私幣:一百十七萬八千走私幣的金額。
看到準備的差不多了。
李牧就馬上動身前往泉州。
.....
南朝宋人殷芸的《》中道:“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這是一句極盡風騷的話。
不過這句話隻產生在幻想中。
因為沒有人能夠在腰間纏上十萬貫的銅錢,還能夠走的動的。
孤身一人下泉州的李牧,曾在路上無聊的計算過這句話中的十萬貫,到底有多重。
一貫換算一下大概六斤四兩的樣子(具體的不清楚,我取中間值了),十貫大概是六十四斤。
依次列推十萬貫,大概就是六十四萬斤的銅錢,這是個什麼數字,這個數字足夠將這句話的人,砸死,埋死。
所以李牧還是覺得他很是幸運的,雖然孤身一人,但是他帶的錢絕對不比那個十萬貫差。
還好他有空間,不用纏在腰上,要不然絕對會被這些錢,墜的變成腰間盤突出的。
這樣一想李牧心情就好多了。
這一路上,李牧可以走走停停,除了觀看一下古代唐朝的鄉土風景,還有就是花錢。
有花銅錢賣的東西的,也有花走私幣的地方。
就這樣走走停停,即看了風景,也做了他想要做的事情。
李牧的中秋是在路途中度過了,是在一個山村中,和一些好客的村民們度過了一個熱鬧的月亮節。
這倒也是李牧一個不的收獲。
這途中李牧林林總總的花去了,八千走私幣。
直到八月二十七日,李牧到了泉州的地界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