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書名簡釋(上)(1 / 2)

世傳,修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鳳毛麟角。

何言多如牛毛?按照2000年聯合國的數據,全世界人口62億,其中宗教信徒約有48億。因為但凡宗教信徒都必須修五戒十善,這是共法,也就是說這48億人都可算修行者。

實際上,這僅是登記在冊、有宗教皈依證的人。真正參與修行的人數量更為龐大。比如48億中,中國各種宗教徒僅僅1億人。真的嗎?肯定不止。在我們身邊,業餘修行愛好者,以及所謂“散修”,實則難以盡數。像一些社會知名人士,比如金庸先生,他是推崇禪宗與小乘佛法的佛教徒,但他並未拜誰為師,也幾乎不參加宗教活動。還有更多默默無聞的潛修者,或隱居山林,或混跡鬧市,並未登記,也沒有暴露在公眾視野,故而說修道者多如牛毛絕非言過其實。

何言鳳毛麟角?這是把默默無聞者除開,以現實乃至曆史上的大師級人物來說的,即所謂修行有成卻遭受爭議的一類人。比如以現在全世界所有學佛者來說,有幾個高僧大德沒有爭議?上至宗教協會的會長,下至某寺院的方丈,再到著名的居士,有幾個是公認的悟道證果者?不說現在的人,好像連六祖大師都有人說他沒有悟道。可見,修行有成,的確是艱難無比。

所以,某種程度上,修行與買彩票很有點相像,買的人總是極多極多,中獎者卻總是極少極少。

為何把高貴清淨的修道,與世俗貪婪的彩票聯係到一起?因為兩者的確有共同點,那就是都屬於本小利大的投資行為。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誠不虛言。下注兩塊錢,你就可能獲得幾百萬乃至幾千萬,何樂為不為?雙眼一閉,兩腿一盤,就可能出人頭地獲得大神通,乃至長生不老羽化飛仙,沒好處你會去修道?

當然,兩者的區別也是明顯的,最起碼買彩票純屬碰運氣,而修行卻是有跡可循。本書,說白了,就是在追循道跡,以下簡釋書名“悟道因緣錄”。

(一)悟道

悟,很簡單,吾心也,用我們的精神意識去領悟、明白。

但是,道,這個字就極難說清了,所謂“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不普通了。

當年,唐皇室自稱老子後裔,李世民要求玄奘大師把《老子》翻譯為梵文,在“道”字上就產生了很大分歧:道士成玄英等認為《老子》和大乘佛教是相通的,“道”應翻譯為“菩提”。但是玄奘大師不同意,認為“道”沒有達到“菩提”的境界,應翻譯為“末伽”。

道,你如果能說清,肯定你已經悟道了;如果你心裏還很模糊,那便還沒有真正悟道。

而沒有悟道,修道便無從談起。你如果連怎麼修都不清楚,那便是盲修瞎練,又怎麼能證道?這正是成道者鳳毛麟角的關鍵原因。

悟道與修道的關係,以及自己是否在盲修瞎練,很多人犯迷糊。比如他覺得自己辦了一張皈依證,那便是學到了正法,走上了正途,自己已經開始修道了。其實,道是什麼,你都還兩眼一抹黑,哪裏算得上修道呢?

打個比方,你要出門,那麼,到達目的地的路線,包括乘幾路車、坐幾站路、再拐幾個彎,如果你都是含含糊糊,又怎能成功到達呢?

這當然隻是關於“道”的一個最常見與最簡單的比方,即把“道”作“路”解。與之相應的,有如“菩提道”、“解脫道”等。

又或者,把“道”作“辦法、方法”等解,比如四諦中的“道諦”,這裏的“道”即滅苦的道跡、辦法和路徑。如“八正道”,亦是如此。

而進一步,如果站在引申義、非常道、形而上、無形無相等角度,則是我們常說的“修道”的道,此時“道”已經是總綱、規律等意義。

大的來說,這個道,涉及宇宙人生的終極奧秘,如現在流行的玄幻仙俠小說常說的“大道”、“天道”等。小的來說,比如某一門類的規律總結,如花道,是關於怎麼插花的藝術;武道,關於武術的真理性認知等。

因此,泛泛而說,則世上的道有多種,人有人道,鼠有鼠路、貓有貓道,喝茶有茶道,舞劍有劍道,做官有官道,盜亦有道,可謂各有其道。即便是同為修行人,亦各有所宗,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在這種紛紜複雜的情況下,貌似構成了道的“不可說,不可說”,其實,我們都知道,所謂大道至簡,沒有什麼不可說的。比如原子彈和氫彈,具體怎麼造,的確千頭萬緒,難以盡述,但是說它們是利用核裂變的原理所造,就簡單明了,一聽就懂,沒什麼不可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