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稻鴨共作生產的概念 稻鴨共作生產是稻田養鴨的繼承和發展。通過鴨子全天候在稻田的生活,發揮鴨子對稻田除草、除蟲防病、中耕渾水、刺激水稻生長、鴨糞肥田等作用,促進水稻健壯生長。同時,稻田又為鴨子提供了生活、休息的空間和養身長肉的棲息環境,稻田的雜草(包括綠萍)、害蟲、水生小動物,營養豐富、全麵,為鴨子提供了豐富的飼料來源。因此,稻鴨共作對水稻與鴨子具有“共作共長、雙向互補”的作用。
(2)稻鴨共作生產的意義 采用稻鴨共作生產技術,不僅能大幅度減少化肥、農藥的施用量,減少麵源汙染,保護稻田生態環境,而且可以提高稻鴨產品的質量。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應用稻鴨共作技術生產的稻米品質符合無公害標準,食用安全。鴨子在自然生態下野養,瘦肉率高,皮脂減少,氨基酸含量明顯增加,鴨肉鮮美可口。推廣該項技術既能促進稻田生物多樣性,穩定食物鏈,又能帶動相關食品產業群,形成節約型循環經濟,提高稻田綜合生產能力,做到糧食穩定增長,農民持續增收,產品優質、安全,符合市場需求,深受稻區農民的歡迎。
(3)稻鴨共作生產技術的增產增效情況 應用該技術,與單純種稻相比,一般能節省化肥用量20%~30%,減少農藥用量50%~60%,減少飼料用量30%~40%,生產成本降低15%~20%;每畝可增產稻穀10~15千克,增加收入150~200元,周年雙季稻鴨共作可增加收入250~300元;同時還能有利於稻田害蟲天敵的生存繁衍,改善稻田生態環境,提高稻、鴨產品的質量,達到綠色無公害的要求。
(4)技術要點
①選好稻、鴨品種:水稻應選用株高中上、株型集散適中、莖粗葉挺、分蘖力較強、抗逆性好的優質品種;鴨子選用中小體型、生命力強、抗逆性好的品種。
②培育壯秧和健雛:水稻根據品種生育期長短,適期稀播,培育帶蘖壯秧;掌握“穀浸種,蛋起孵”的原則,適時孵化鴨苗,孵出的苗鴨要細心喂水、喂料,及時進行適水性馴化和注射防病疫苗,育成健壯雛鴨。
③搞好圍欄,搭好鴨棚:以7~10畝為單位,在稻田四周設置高度為50~60厘米的防護網或圍欄,同時在田邊搭小型簡易棚,便於小鴨躲避風雨和飼喂,提高成活率。
④適期移栽和放養:要根據水稻的品種、育秧方式、播種量、茬口等因素來合理確定水稻適宜的移栽期;在移栽後7~10天水稻紮根返青、開始分蘖時,將室內培育15天左右的雛鴨放入稻田飼養。
⑤合理密度和放鴨數量:水稻適當稀植,每畝栽1.0萬~1.2萬穴;每畝放鴨數量要視稻田飼料多少,並考慮經濟、生態效益而決定,一般以每畝15~20隻為宜。
⑥科學運籌肥水:水稻移栽前一次性施足肥料,以腐熟長效的有機肥、複合肥為主;追肥以鴨排泄物和綠萍腐爛肥田為主,對缺肥田塊要看苗補肥;田麵要保持淺水層。
⑦適時添飼育肥:剛放養10天左右的雛鴨覓食能力差,早晚要適當補飼,中期少喂飼,後期除拋撒綠萍外,還要給鴨子添喂稻穀等飼料,以利於鴨的育肥。
⑧做好病蟲草害的無公害治理:稻田害蟲主要靠鴨捕食,同時輔助施用一些低毒、高效的生物農藥。噴藥治蟲前,將鴨趕到另一方暫不治蟲的稻田,或趕到池塘、溝渠,2~3天後再趕回治過蟲的稻田。
⑨在水稻齊穗灌漿至稻穗下垂時及時收捕成鴨:由於稻田野養的肉鴨比圈養或人工飼喂的生活力強,味道鮮美,因此可以作無公害品牌加價銷售。同時注意做好捕鴨後的水稻後期田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