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的大阪公開賽上,中國台球協會派出了以隊為單位的參賽隊,6名選手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我也奪得了該項賽事上的第三個冠軍。
中國女子九球台球國家隊成立幾年以來,不隻要求練習技術,還為我們準備了拓展訓練,並專門請了心理老師對我們進行輔導。同時,台球協會還"邀請"頂級賽事落戶中國,2009年就在中國舉辦了兩個最高水準的賽事--九球世錦賽和首屆中國公開賽。舉辦高水平的賽事,不僅改變了國內賽事過少的局麵,也為國內更多的球手搭建了更多的舞台,而且提高了台球在國人心目中的知名度和地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台球運動,這對於這項運動的推廣與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如今,我不再獨自背著球杆滿世界跑了,身邊有了同行的隊友,路上多了交心的朋友;多了領隊,大小事宜不再操心,隻管安心打球、練球;也有了充足的參賽經費前往高水平的賽事。
對於整個中國女子九球來說,國家隊的成立為那些水平高而又苦於缺經費的球手帶來了機會……球手的生活、訓練從無序走向有序,從隱蔽走向交融, 這對球手來說是極大的榮幸,也是極好的機遇。
奧運來了
2008年是競技體育的一個"大年",因為台球不是奧運會比賽項目,因此我不用接受這次大考,但是作為一名非奧項目的運動員,那些天的奧運經曆也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奧運會的魅力。
2008年8月7日,我作為2008北京奧運會聖火北京站傳遞的第193棒火炬手參與了火炬傳遞。在得知自己當選首都北京站火炬手時,我激動了好久,甚至有點兒不敢相信這一事實。盡管在火炬傳遞的前一晚,我已經把第二天可能會有的細節都準備好了,包括火炬傳遞服、配套的鞋襪、傳遞跑步的速度、交接姿勢等,但在走進傳遞隊伍的時候還是非常緊張。直到接過火炬,腦子裏突然變得很安靜,幾分鍾後,我把火炬交給了下一位火炬手(時間好短哦)。後來有人問我,為什麼跑得那麼快,我還很納悶,快嗎?我覺得自己跑得很慢啊,是傳遞距離比較短的緣故吧。他們把視頻找給我看時,我才發現真的跑得太快了。奇怪的是,跑的時候我居然一點都沒有意識到速度太快了!傳遞火炬的感覺很神聖、很神奇,讓我想到了希臘奧林匹斯山上的女神。
台球並不是奧運會比賽項目,作為台球運動員,看到在家門口召開的北京奧運會而不能參加比賽,不免有些遺憾,不過這絲毫不影響我對北京奧運會的期盼和熱情。而且,台球項目運動員一共有三人當選北京奧運火炬手,除我之外,還有丁俊暉和梁文博,這是社會對台球項目的認可和支持。直到現在,每當我想起這件事,還是很感激,也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