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長征,人類的輝煌史詩(1 / 1)

長征是怎麼一回事兒呢?簡單地說,長征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13,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南北各根據地向陝北根據地進行的二萬五千裏的戰咯轉移。

由於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錯誤領導,中央紅軍(第一方麵軍》未能打破國民黨反動派軍隊的第五次“圍剿”,被迫退出根據地,進行長征。除陝北外,其他革命根據地的紅軍,也先後退出原來的根據地進行長征。1934年8月,紅軍第六軍團從湘轅根據地開始長征、衝破國民黨軍層層圍堵,於10月到達黔東根據地,同紅軍第二軍團會合。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從江西瑞金、於都和福建長汀、寧化等地出發長征。

長征初期,由於“左”傾機會主義者實行逃跑主義,紅軍雖然英勇地連續突破敵人4道封鎖線,轉到湘江以西地區,卻受到巨大損失。這時,敵人重兵正向湖南西部武岡、城步地區集中。中央紅軍如果仍按原計劃北上,同進到湖南西部永順、桑植、桃源地區的第二、第六軍團會合,就有陷人敵人重圍遭致覆滅的危險。在這危急關頭,毛澤東極力主張改變方向,爭取主動,向敵軍兵力薄弱的貴州前進,攻克黎平,強渡烏江,攻占遵義城。

1935年1月,黨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會議。在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在毛澤東親自指揮下,轉戰貴州、四川、雲南邊界地區,4渡赤水,迂回曲折地穿插於敵人重兵之間,殲滅了大量敵人。隨後出敵不意,南渡烏江,直逼貴陽,乘虛進軍雲南,搶渡金沙江,擺脫了數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5月、由於執行了正確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彝族人民的支援,順利通過了大涼山地區。接著強渡了大渡河,翻越了終年積雪、空氣稀薄的夾金山,6月12日到達懋功。同年3月,紅軍第四方麵軍退出川陝根據地開始長征,於6月8日在第一方麵軍之前到達懋功。兩個方麵軍會合後1共同北上,翻接夢筆山、打鼓山等大雪山,到達毛兒蓋地區。9月上旬,又通過荒蕪泥濘的草地,到達巴西、包座、阿壩地區。當時領導第四方麵軍的張國燾堅持退卻逃跑路線,公然進行分裂活動,擅自率領第四方麵軍南下。黨中央和毛澤東對張國燾的分裂行為進行了嚴肅的鬥爭,堅持了北上抗日的方針,率領中央紅軍主力繼續北上,攻占臘子口,突破敵人幾道封鎖線,於1935年10月勝利到達陝北根據地的吳起鎮,同由陝北紅軍與紅軍第二十五軍組成的紅軍第十五軍團會合。

第四方麵軍南下後,經半年苦戰,一直沒能站住腳,被迫於1936年2月退向西康甘孜地區。935年11月第二、第六軍團及其總指揮部和第三十二軍組成第二方麵軍。在黨中央領導下,繪過同張國燾錯誤路線的堅決鬥爭,捍衛了毛澤東的正確路線,第二、第四南方麵軍共同北上抗日,通過草地,翻越岷山,1936年10月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第一方麵軍會師。至此,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長征,是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舉世無雙的創舉,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人類的輝煌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