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情係複古夢,篡權留罵名(三)(1 / 2)

老者嘿嘿笑道:“什麼是好的人君?把希望寄托在人君身上,這本來就是空想。再說,就算有精通儒學的人君,也未必能治理好國家!單憑禮教那些條文,能起多大作用?”

山伯道:“小康生活,共同富裕,這是百姓的願望,隻要人君願意執行,豈不是天下太平,眾望所歸?”

老者“哼”了一聲:“你小子跟我當年一樣,不撞南牆不死心!我給你講個故事,說說儒家大同為何是空想。你知道‘王莽’這個人嗎?”

“那誰不知道,奸臣賊子,竊國之人!”

老者麵色一變,怒道:“什麼是竊國?這國是誰的國?這天下是誰的天下?姓劉的就該做皇帝一萬年?我告訴你,王莽是正經的儒學宗師,是第一個在全國範圍做過大同試驗的人!”

“這,這話從何說起?”

老者見他不知,麵色稍緩,道:“想當年,王莽見百姓沒有土地,便施行井田製,將土地收歸國有,不準私人買賣,規定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過九百畝,超過了的土地,一律沒收,分給別人。這法子是聖人倡導的,難道不好嗎?”

山伯點頭:“耕者有其田,不錯啊!

老者接著道:“王莽凍結奴隸製度,鼓勵生產,規定凡無業遊民,每人每年罰布帛一匹,由政府強迫勞動改造。這法子好不好?”

“好啊!”

“王莽改革幣製,政府統一發行貨幣;實行專賣製度:酒專賣,鹽專賣,鐵器專賣;建立貸款製度:百姓因祭祀或喪葬的需要,可向政府貸款,不收利息;實行計劃經濟:由政府控製物價,防止商人操縱市場,以消除貧富不均;征收所得稅:一切工商業,包括漁獵、卜卦、醫生、旅館,以及婦女們家庭養蠶織布,都課征純利十分之一的所得稅,國家用這項收入作為貸款或平抑物價的資金。這些製度有什麼問題?不都是聖人夢寐以求的製度嗎?”

山伯說不出話來,時隔幾百年,他也不知道當時的真相。

老者看他不說話,以為他被自己說服了,於是麵色更加和善,道:“有著這麼好的製度,可是王莽他成功了嗎?沒有!不但官僚大臣反對,就連得到好處的老百姓也紛紛起來造反!百姓寧願被奴役,寧願做賤民,寧願請腐敗不堪的所謂漢室正統回來,也不願要這大同製度!這是為什麼?”

山伯搖頭,一下子聽了那麼多,他的腦袋都有些暈了。再加上這些問題太複雜,一時半會兒哪裏能找到答案?

現場隻剩下老者一個人在說話:“我勸你不要相信儒家治國平天下的鬼話!曆史上那麼多儒生,要麼‘洗心革麵’做了貪官汙吏,要麼執迷不悟被車裂、砍頭,稍微好點的也就是隱居山林,麵對風花雪月,寫點‘古道西風’的詩詞了!早知作不成,何不獨善其身呢?看看經書,全當是看笑話了,當不得真!”

山伯覺得老者的話雖然有些憤世嫉俗,但也有一定的道理。至於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還需要仔細分析。

想到此處,他勉強笑了笑:“儒家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及天下’,我現在身在幽冥,連自身都照顧不了,哪裏能想那麼多?至於將來嘛。如果有能力,順手做點好事,又何嚐不可呢?”

老者伸手輕撫頜下幾根長須,滿意的笑道:“孺子可教也!其實老夫也沒說整個儒學一無是處,隻是讓你不要太癡迷!聖人說的話也不見得都對。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而改之,那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