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在設計房子之處,呂青特意設計了一個大客廳和小廚房,客廳裏麵有4排大椅子圍著一個茶幾,雖然他們有食堂但是還是會用到廚房,以後有機會去鎮上可以采辦些廚具,客廳的另一頭是一張大圓桌子可以供15人坐著吃飯的時候用。呂青的想法是,如果這是一個宿舍,那麼大家就隻能是舍友,如果這是一個家那麼大家就是兄弟,所以他才有此設計,房子的1樓住3個人,二樓住10個人,本來要全部住二樓的,但是這畢竟是部隊,很有可能會遭受到襲擊,所以要求一樓的一個偏廳裏必須要住3個人,萬一有緊急情況還可以預警,唐磊在設計這個房子的時候就設計了很多小機關,例如一樓和二樓有一個無聲報警裝置,一旦一樓發現敵情可以無聲的報告二樓,二樓可以早作準備;還有1樓和2樓還有一個小密道可以不走樓梯直接爬上樓或者直接爬到樓頂,樓頂還備了一個梯子;而且整座樓的設計是離地麵有一定的距離防潮,萬一出現情況他們還可以從地板下麵逃走,而且後期工程還有挖一個隧道可以直通山裏;而且房子還在裏麵設計了安裝防彈夾板的夾層,還有幾個無死角的機槍口,整體設計思路就是一個碉堡,進可攻退可守。
最後呂青決定他自己、吳天和胡蘭三個人住一樓,主要是胡蘭是獵人出身,警惕性比較強,而且吳天和呂青擅長用刀,比較容易隱藏和暗殺,其人都住在二樓。大家對自己的新家都比較滿意,雖然現在空空如也,凳子、桌子、椅子、茶幾什麼都沒有不過大家仍然很激動,往屋子裏安置自己的東西和武器,武器統一放在一邊的一個架子上,方便拿取戰鬥。整個部隊的氛圍還是相對自由,對定期訓練內容能否達標要求和是否聽命令要求比較嚴,對房間布置是否疊被這類事情根本不管。
第四天,呂青帶著人去還帳篷和折疊床去了,本來要求他們4天幹完的工作,結果3天就幹完了,這樣的效率的確很驚人,這一切跟大家的協作分不開關係,還有那條水道,不然就這些樹木運下山都需要很久,哪裏這麼容易就能運下山看,還有就是夥伴唐磊對建築的熟悉和對整體協調的指揮都對建設的進度有著很大的關係,大家通過這個集體獲得了榮譽。
還完帳篷幾個人開始向家的方向前進,發現房子外有一輛車,車上還有不少東西,進了家門發現幾個隊長在家裏等著呢,“大家什麼時候來的,快坐”,突然反應過來這屋子裏哪來的凳子啊,“哈哈,看我這什麼也沒有,等我都布置好了再去親自請大家來吃飯”,“呂兄客氣了,我們幾個人來主要是來祝賀你喬遷之喜,砍樹那天我們喝大了沒能來幫忙心裏實在是過意不去,所以今天特意過來給你們送點生活的必需品,也算是進了綿薄之力”,“這太好了,既然這樣我就不客氣了,改天一定親自下廚表達謝意”,呂青深知要在這紮下根一定要跟這幾個隊長搞好關係,所以一直很客氣,“你不嫌棄就很好了,那我們就把東西卸下來了,你們自己看著怎麼安置吧,我們就先走了”,“好的,那我就卻之不恭了”,幾個人很快把東西卸了下來,之後幾個隊長就坐車走了。呂青清點了一下,裏麵有水盆牙膏等洗漱用品,還有做飯用的鍋碗瓢盆,還有一些板凳椅子什麼的,雖然有點舊但是有人能白給也是很不錯的,還有一些杯子、花、櫃子等雜物,大概一數這些人還真沒少往這拿,真是解了這些人的燃眉之急,他們現在處於培訓期,不準許隨意去鎮上,需要什麼東西可以找日常補給的車給捎回來,所以這些東西很大程度上的幫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