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懸念必須要根據你的劇情來合理設置,懸念是為劇情服務的,而不是僅僅為了故弄玄虛。核心就是四個字“製造疑點”。
2、如何製造疑點?
疑點很重要,但要讓疑點不那麼容易被讀者猜到,那就需要設置更多的疑點來擾亂讀者思維。大疑點上同時穿插其他小疑點。這樣一來,這個懸念就更難解了。
3、怎麼處理多個疑點之間的關係?
我們的目的不是不讓讀者看透,而是讓他想看透卻始終差一步。這樣,我們必須要讓讀者先看透了一個疑點,但別的疑點卻不給他看透的機會。這樣就把讀者牢牢的吸引住了。
舉例說一下吧。
譬如作者想寫一拉仇恨的劇情。那麼同時還想設置懸念,怎麼弄?找切入點,然後“製造疑點”。
譬如狗血的“姻緣”切入點。人家退婚也寫了,提親也寫了,也都火了,那你就寫個逼婚如何?好了,有女人來主角家逼婚。而且還不止一個。尼瑪,主角每日三省自身:帥否?酷否?富否?強否?都不是。那麼,居然還有女人來逼婚?還是美女,還一下就來了三個?這尼瑪很奇怪呀?這是為什麼啊?這就製造了一個大的疑點了。然後再用小疑點擾亂一下。第一個美女來逼婚,說她懷孕兩個月了,你要對我負責啊,不然我不想活了,嗚嗚!這下讀者又好奇了?怎麼就懷孕了?主角什麼時候上了她的?尼瑪,難道接下來的兩個也被主角搞懷孕了?如果你真這樣寫那就狗血了。
譬如第二個來逼婚的是來索命的。這就又增加了疑點。但是最終解開謎底的還是第三個美女。那就是主角的身世之謎。這下讀者就又好奇了,主角什麼身世。這三個美女怎麼知道的呢?是她們的長輩告訴她們的還是什麼?
咳咳,隨便扯一下,狗血了點。
接下來說下懸念設置的方向性的把握。把握什麼樣的方向才是對的呢?有哪些方向可以轉化為賣點呢?
第一:險。
譬如:主角2級,反派2人都是3級,而且對主角起了殺心。那麼,如此危險的處境,主角如何以弱勝強?這個懸念的賣點就是險中求生。“九線法”中的冒險線,大多屬於此類。
第二:怪。
譬如:《鬥破》中的蕭炎,這些年的鬥氣到底去哪兒了?怎麼這麼怪呢?讀者一定很好奇。這就牽出了老爺爺這個金手指。
第三:神。
譬如《凡人》。韓立得到了一個小瓶子,那小瓶子幾天可以生出一滴靈液。用這靈液澆灌植物,植物會加速生長。這也太神了吧?它一定還有其他功能。一定是的。
譬如《倚天》。《乾坤大挪移》內功心上麵寫道,第一層要訣,資質上品的需要三年,差的需要七年。但張無忌居然一口氣連到了第七層頂層?尼瑪,這太神奇了吧?這還是人麼?就是張三豐親自來練也沒這麼快吧?為什麼會這樣?難道就是因為他是主角?或者天賦好?尼瑪一下子就頓悟了?這不科學呀!哦,原來《九陽神功》修煉到融會貫通的大成境界後,天下一切武學便可觸類旁通,頓悟就是家常便飯了。
第四:奇。
人類的好奇心是很可怕的。有時候在起點,“追更”的另一個代名詞是“好奇”。哎呀,尼瑪作者還不更新啊,我很好奇主角到底推倒不推倒那個美女啊?
譬如,看到《鬥破》蕭炎要上美杜薩那章,很多男性讀者好奇心就來了?哇,美杜薩好強悍的美女啊,好高貴呀!征服了她!哎呀呀,主角到底上了沒呀?上了的話美杜薩清醒後會殺了蕭炎麼?
第五:套。
所謂套就是環環相扣的意思。一環套一環,讓讀者緊張的喘不過氣。
譬如金庸的《俠客行》。
俠客島石壁上那首《俠客行》詩是什麼意思?《太玄經》圖譜中包含著一套絕頂武功,到底有多厲害?為什麼無人能夠破譯?
這是大謎。
這個謎又產生一個副謎:俠客島幾年一次請各幫派的幫主到島上喝臘八粥,這是為什麼?
這個謎又產生一個副謎:長樂幫為什麼要搶這小乞丐來當幫主?
這個謎又產生一個副謎:小乞丐身世到底如何?
這個謎又產生一個副謎:石清、閩柔夫婦年輕時的三角戀愛矛盾是什麼樣的?
這麼複雜的劇情可謂是懸念套懸念,環環相扣,緊緊的鎖住了讀者的視線。
第六:緊。
這個緊是從讀者的角度說的,就是讀者情緒必須要被調動的緊張起來。
緊張和環環相套是一脈相承的。我們設置懸念必須要讓劇情變得緊張起來。可不能鬆垮垮的平淡如水,要在緊張中展開劇情。矛盾衝突一波又一波。反正別擔心讀者會緊張死的。
第七:應。
應就是前呼後應。作者前麵設下懸疑,後麵必須給出合理的解答,千萬別搞忘記了,否則就是全力擊出的一拳卻打空了。讀者上幾回當後,可能從此再不會買賬。把你的書下架,罵你是個坑貨。
用一句潮話,你是猴子派來的逗比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