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折磨是指引你走向成功的恩賜(1 / 3)

成功是從挫折和失敗中建立起來的

一天夜裏,一場雷電引發的山火燒毀了美麗的萬木莊園,這座莊園的主人邁克一籌莫展。麵對如此大的打擊,他痛苦萬分,閉門不出,茶飯不思,夜不能寐。

轉眼間,一個多月過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見他還陷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就意味深長地對他說:“孩子,莊園成了廢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澤,一天一天地老去。一雙老去的眼睛,怎麼能看得見希望呢?”

邁克在外祖母的勸說下,決定出去轉轉。他一個人走出莊園,漫無目的地閑逛。在一條街道的拐彎處,他看到一家店鋪門前人頭攢動。原來是一些家庭主婦正在排隊購買木炭。那一塊塊躺在紙箱裏的木炭讓邁克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線希望,急忙興衝衝地向家中走去。

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裏,邁克雇了幾名燒炭工,將莊園裏燒焦的樹木加工成優質的木炭,然後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經銷店裏。

很快,木炭就被搶購一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筆不菲的收入。他用這筆收入購買了一大批新樹苗,一個新的莊園初具規模了。

幾年以後,萬木莊園再度綠意盎然。

一個人若缺乏勇氣,很容易就會倒下。而一個充滿勇氣的人,則可以無往而不至,可以無堅不摧。世間沒有死胡同,就看你如何去尋找出路。正視困境,不在困難麵前退縮,才不會讓心靈荒蕪,才不會無路可走。

成功,是從不斷的挫折和失敗中建立起來的,它不僅是一種結果,更是一種不怕失敗,在磨難中永不屈服的能力。鬆下幸之助說:“成功是一位貧乏的教師,它能教給你的東西很少;我們在失敗的時候,學到的東西最多。”因此,不要害怕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失敗,你不可能成功。那些不成功的人是永遠沒有失敗過的人。

若每次失敗之後都能有所“領悟”,把每一次失敗都當作成功的前奏,那麼就能化消極為積極,變自卑為自信。作為一個現代人,應具有迎接失敗的心理準備。世界充滿了成功的機遇,也充滿了失敗的風險,所以要樹立持久心,以不斷提高應付挫折與幹擾的能力,調整自己,增強社會適應力,堅信失敗乃成功之母。

成功之路難免坎坷和曲折,有些人把痛苦和不幸作為退卻的借口,也有人在痛苦和不幸麵前尋得複活和再生。隻有勇敢地麵對不幸和超越痛苦,永葆青春的朝氣和活力,用理智去戰勝不幸,用堅持去戰勝失敗,我們才能真正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成為掌握自身命運的強者。

要戰勝失敗所帶來的挫折感,就要善於挖掘、利用自身的“資源”。應該說當今社會已大大增加了這方麵的發展機遇,隻要敢於嚐試,勇於拚搏,就一定會有所作為。雖然有時個體不能改變“環境”的“安排”,但誰也無法剝奪其作為“自我主人”的權利。

隻有經曆了風雨的彩虹才會放出美麗的光彩,隻有從困境中走出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你是否在遭遇困難與痛苦時,總是認為自己根本無力承擔,更沒有辦法去解決?假若你這樣認為,就是極大的錯誤。就像文中的邁克一樣,如果他在失去一切後沒有積極思考,想辦法克服重重困難,那也就不會有後來輝煌的人生。你有相當好的經曆,而且也有著豐富、寶貴的才華,為什麼發生在你身上的事,就無法解決呢?其實,最主要的還在於,你是否能夠在麵對困難的時候,既不能回避,也不沮喪,而是正視困境,尋求解決的辦法,堅韌執著地走下去。

經曆浮沉,生命才能散發芬芳

一位大學者說過:“苦難是一所學校,真理在裏麵總是變得強有力。”

一個屢屢失意的年輕人不遠萬裏來到一座名刹,慕名尋到老僧慧圓,沮喪地對他說:“人生總不如意,活著也是苟且,有什麼意思呢?”

慧圓靜靜聽著年輕人的歎息和絮叨,最後吩咐小和尚說:“施主遠道而來,燒一壺溫水送過來。”

少頃,小和尚送來了一壺溫水,慧圓抓了茶葉放進杯子,然後用溫水沏了,放在茶幾上,微笑著請年輕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葉靜靜浮著。年輕人困惑地詢問:“寶刹怎麼是溫茶?”

慧圓笑而不語,年輕人喝一口細品,不由搖搖頭:“一點茶香都沒有。”慧圓說:“這可是閩地名茶鐵觀音啊。”年輕人又端起杯子品嚐,然後肯定地說:“真的沒有一絲茶香。”

慧圓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燒一壺沸水送過來。”稍傾,小和尚便提著一壺冒著濃濃白氣的沸水進來。慧圓起身,又取過一個杯子,放茶葉,倒沸水,再放在茶幾上。年輕人俯首看去,茶葉在杯子裏上下沉浮,絲絲清香不絕如縷,望而生津。

年輕人欲去端杯,慧圓作勢擋開,又提起水壺注入一線沸水。茶葉翻騰得更厲害了,一縷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嫋嫋升騰,在禪房裏彌漫開來。慧圓如是注了六次水,杯子終於滿了,那綠綠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撲鼻,入口沁人心脾。

慧圓笑著問:“施主可明白,同是鐵觀音,為什麼茶味迥異嗎?”

年輕人思忖著說:“一杯用溫水,一杯用沸水,衝沏的水不同。”

慧圓點頭:“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一樣。溫水沏茶,茶葉輕浮水上,怎會散發清香?沸水沏茶,反複幾次,茶葉沉沉浮浮,最後釋放出四季的風韻:既有春的幽靜、夏的熾熱,又有秋的豐盈和冬的清冽。世間芸芸眾生,又何嚐不是沉浮的茶葉呢?那些不經風雨的人,就像溫水沏的茶葉,隻在生活表麵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櫛風沐雨的人,如同被沸水衝沏的茶,在滄桑歲月裏幾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

人生路漫漫,充滿了鮮花,也充滿了荊棘;充滿了幸福,也充滿了痛苦。

不測是時時刻刻都存在的,學業的失意、疾病的折磨、自信的受損、親人離去的悲痛……在踏上人生路途的時候就該明白前途的坎坷。要接受溫潤的春和赤烈的夏,就必須接受清冷的秋和寒冽的冬,正像茶葉一樣,我們要坦然麵對沉浮,讓生命散發芳香……

磨礪練就了騰飛的翅膀

世間很多事情都是難以預料的,親人的離去,生意的失敗,失戀,失業……等等打破了我們原本平靜的生活,以後的路究竟應該怎麼走?我們應當從哪裏起步,這些灰暗的影子一直籠罩在我們的頭上,讓我們裹足不前。

難道生活真的就這麼難嗎?日子真的就暗無天日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在這個世界上,為何有的人活得輕鬆,而有的人卻活得沉重?因為前者拿得起,放得下;而後者是拿得起,卻放不下。很多人在受到傷害之後,一蹶不振,在傷痛的海洋裏沉淪。隻得到不失去的事情是不可能的,而一個在失去之後,就對未來喪失信心和希望,又怎麼在失去之後再得到呢?人生又怎能過得快樂幸福呢?

被譽為“經營之神”的鬆下幸之助9歲起就去大阪做一個小夥計,父親的過早去世使得15歲的他不得不擔負起生活的重擔,寄人籬下的生活使他過早地體驗了做人的艱辛。

22歲那年,他晉升為一家電燈公司的檢察員。就在這時,鬆下幸之助發現自己得了家族病,已經有9位家人在30歲前因為家族病離開了人世。他沒了退路,反而對可能發生的事情有了充分的精神準備,這也使他形成了一套與疾病作鬥爭的辦法: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以平常之心麵對疾病,調動機體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力與病魔鬥爭,使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這樣的過程持續了一年,他的身體也變得結實起來,內心也越來越堅強,這種心態也影響了他的一生。

患病一年來的苦苦思索,改良插座的願望受阻後,他決心辭去公司的工作,開始獨立經營插座生意。創業之初,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物價飛漲,而鬆下幸之助手裏的所有資金還不到100元……。公司成立後,最初的產品是插座和燈頭,卻因銷量不佳,使得工廠到了難以維持的地步,員工相繼離去,鬆下幸之助的境況變得很糟糕。

但他把這一切都看成是創業的必然經曆,他對自己說:“再下點工夫,總會成功的!已有更接近成功的把握了。”他相信:堅持下去取得成功,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報答。工夫不負有心人,生意逐漸有了轉機,直到6年後拿出第一個像樣的產品,也就是自行車前燈時,公司才慢慢走出了困境。

1929年經濟危機席卷全球,日本也未能幸免,銷量銳減,庫存激增。日本的戰敗使得鬆下幸之助變得幾乎一無所有,剩下的是到1949年時達10億元的巨額債務。為抗議把公司定為財閥,鬆下幸之助不下50次去美軍司令部進行交涉。

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並沒有擊垮鬆下幸之助,如今鬆下已經成為享譽全世界的知名品牌,而這個品牌也是在不斷的磨礪之中逐漸成長起來的。

如果當初在得知自己患上家族病的那一刻,鬆下就將自己埋沒在悲傷之中,那麼,或許我們就不會看到今天鬆下這個品牌了。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我們想不到的事情,其實這些事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無法從這件事情所造成的影響種抽身出來,盡早的以最新,最好的狀態去投入下麵的事情,哪怕我們現在身無分文,我們可以從身無分文起步,一點一滴的打拚,磨礪到了,騰飛的翅膀就會變得堅硬,也就能夠翱翔於天地之間了。

苦難,讓生命之火更加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