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20世紀的羅斯柴爾德家族(3)(1 / 3)

萊昂內爾和迪斯雷利分屬自由黨和保守黨的事實也毫不影響這兩人之間的友誼。這位銀行家和部長都充分了解對方,在有關解放猶太民族的問題上,兩人不約而同地持有相同的看法,在這個問題上,迪斯雷利甚至不惜反對他自己的黨派。很顯然,羅斯柴爾德家族並沒有因這層和英國首相之間親密的關係而遭遇不幸,反而使法國政府和英國從這層關係上獲得了不少好處。這尤其體現在解決蘇伊士運河問題上。默罕默德·阿裏(Mehemet Ali)之孫赫迪夫·伊斯梅爾·帕沙(Khedive Ismail Pasha)自1863年起統治埃及直至1879年,他在任期間欠下了巨額債務。他使埃及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他同時也將埃及的債務從約3億增加到了截止1875年的約200億,而他極盡奢華的私生活是導致債台高築的主要原因。最後,埃及政府和赫迪夫家族不堪債務的重負,統治者被迫賣掉他所有的蘇伊士運河的177602股份,以此來償還那些催討得最緊迫的債務。

對於赫迪夫而言,立刻得到現金才是最重要的,於是他聯係了法國的財閥。奧本海姆(Heinrich Oppenheim)聽說了此事的來龍去脈;他作為銀行家,經常借錢給赫迪夫。他將這個絕好的機會告知了萊昂內爾以及一位名叫弗雷德裏克·格林伍德(Frederick Greenwood)的人,他認為這能加強和印度的航海聯係。迪斯雷利也針對此事思忖了一陣子,他在考慮買下蘇伊士運河的40萬股,這樣就能擁有運河至關重要的主導權了。不過,此時行動必須要快了,因為赫迪夫已經答應法國金融企業家了,因此英國方麵容不得半點的遲疑,他們必須行動了。議會還未開會討論,而且也不可能短時間之內就能召集起來;而沒有議會的許可,不能輕易地從國庫中取出400萬英鎊。意識到此事的重要性,迪斯雷利完全不顧這些困難。“時間緊迫得我們都沒法呼吸了,我們必須馬上辦妥此事,”迪斯雷利寫信給女王這樣說道,同時他通過老朋友萊昂內爾·羅斯柴爾德,沒有通過議會許可就籌集到了購買蘇伊士運河股份的資金400萬英鎊。到1875年11月26日下午,交易完成。羅斯柴爾德家族預付了所有款項的3%,而赫迪夫答應之後每年支付總額的5%直到股息被重新償付。如此,英國政府做成了一筆政治和商業雙贏的好買賣。

迪斯雷利用最深切的語言向女王報告了此事。“女王陛下,我們已經辦妥了此事,錢您留著。共計四百萬英鎊。隻有一個家族有能力辦得到此事,那便是羅斯柴爾德家族。他們這次表現得很出色,並把借給我們的黃金和資金的利息降到很低。現在赫迪夫的所有股份都在您手上了。”

這次的合作讓羅斯柴爾德家族和迪斯雷利之間的友誼急劇升溫。德國大使和政界人士,正如明斯特伯爵和霍恩羅赫親王(Prince Hohenlohe)就總稱英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是首相的親密朋友。

不過事實上,英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不是單單和首相交好。當時僅有34歲的威爾士王子愛德華和這個家族的關係也很好。女王對愛德華和這些偉大的猶太銀行家家族保持著親密的友誼相當驚訝,這些人中包括了萊昂內爾、安東尼、梅耶、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當家們以及後來的年輕一代:納撒尼爾、費迪南德,還有利奧波德。愛德華常常是羅斯柴爾德家族鄉間豪華別墅的座上客。由西德尼·李(Sir Sidney)撰寫的愛德華七世的自傳中就有這樣的描述:“愛德華王子的商業觸覺讓他洞察到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聰明之處,不過他更加為羅斯柴爾德家族成員的慷慨、他們的政治嗅覺、他們的熱情、他們對體育事業的支持以及他們勤勉的收集藝術瑰寶的熱情所深深吸引。”

這位王子就曾親自參加了1881年利奧波德和瑪利·佩魯吉亞(Marie Perugia)的婚禮。他對之前從未見過的猶太人的婚禮儀式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愛德華也頻繁出現在羅斯柴爾德家族舉辦的舞會上。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子孫們也得知了自己家族的獨特家規,即家族裏的男人隻能迎娶猶太姑娘、女人隻能嫁給英國社會最顯赫的貴族。萊昂內爾的弟弟安東尼的女兒康士坦茨(Constance)和安娜(Anna)分別於1877和1873年嫁給了巴特西(Battersea)勳爵和哈德維克伯爵(Earl of Hardwicke)之子愛利亞特·約克(Eliot Yorke)。而萊昂內爾的四哥梅耶·阿姆斯洛的一個女兒於1878年嫁給了羅斯百利伯爵(Earl of Rosebery),他是1881年首相格拉德斯通的副部長,也是1886年格拉德斯通的第三任期內、以及1892-1894年第四任期內掌管國家外交事務的部長。1894年,他接替格拉德斯通出任首相。有了這樣廣泛而不同尋常的關係網,羅斯柴爾德家族自然而然會繼續對高端政界發揮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