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獨當一麵(3 / 3)

山村早睡,村裏靜悄悄的。幸好田大娘家紙糊的窗戶還透著亮。雷鋒摸黑進院把木料送回原處,轉來敲窗欞:“大娘沒睡吧,木料給您送回來了。我還想……”話沒說完,從屋裏出來一個小夥子,他就是田小秋。田小秋像見了老熟人似的:“我當是誰呢,原來是你呀—雷鋒!”雷鋒問:“你是誰?怎麼認識我?”田小秋自我介紹:“我叫田小秋,是複縣四中的。這是我家。去年我在學校聽過你的報告。昨天,我還在下石碑山見你扶犁耕地呢。快到屋裏坐。真是請也請不到的貴客!”

這是想也想不到的好事兒!在困難的時候,遇到一位自己的崇拜者!這要是擱在現在一些所謂的明星大腕身上,不知會耍什麼樣的矯情和派頭!可是,樸實的雷鋒仍然很平靜:“哦,田小秋,複縣四中的。那次我去你們學校,同學們實在是太熱情了!弄得我挺不好意思的。”雷鋒清楚地記得:那些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朝氣蓬勃,意氣風發,表達感情的方式既生動活潑又花樣翻新。他們給雷鋒獻花,要雷鋒簽名,問雷鋒要照片,請雷鋒留下通訊處,爭先恐後地和雷鋒握手……還沒容雷鋒多想,田小秋一聲喊:“娘,人家雷鋒同誌還木料來了。”田大娘就從炕上披衣坐起:“啊,孩子,你就是雷鋒!我倒是聽我家小秋說起過。聽說你專給人做好事,好人哪!”

雷鋒打量著屋內:陳設簡陋,炕桌上放著一盞玻璃罩油燈,燈芯撚得很亮,燈油已燃燒過半。桌旁坐著個梳小辮的小姑娘在寫作業,炕頭上,大娘顯然已鋪被睡下,聽見動靜,才又起身的。田小秋對小女孩說:“小青,這就是報紙上常介紹的雷鋒同誌。”小青站起身:“雷鋒哥哥好。”田小秋給雷鋒說:“她是我妹妹。我初中畢了業,就回鄉務農了。她還在念初中。”雷鋒下意識地拿起小青的作業本,隨意翻了兩下:“啊,字寫得蠻工整。好好念書。”田小秋看出雷鋒心裏有事:“雷鋒同誌,你還有什麼事?”雷鋒說:“大娘,小秋同誌,我還想借點東西。”一家三口異口同聲:“借什麼?說吧!”雷鋒探頭看一眼小青的作業本,不好意思張嘴:“等小青寫完作業再說。”小青好納悶:“嗯?”她抬起疑問的大眼睛:你借東西和我寫作業有什麼關係?雷鋒說:“我要借這盞燈……”沒等雷鋒講完為什麼要借燈,小青麻溜地把作業本收了起來,小秋端過燈塞到他手上,大娘又把一盒火柴遞給他:“拿去,快把車修好,可別誤了事。”雷鋒連連說:“謝謝大娘,謝謝你們兄妹。”舉著燈,匆匆離開大娘家。田小秋跟出來:“雷鋒同誌,我們兄妹倆去幫幫忙吧?”雷鋒搖搖手:“不用,不用。你們明天一個要下地,一個要上學,趕快回屋休息。”

河溝邊,喬安山遠遠望見:雷鋒舉著燈來了。這盞燈,仿佛給山野之夜增添了一顆星。它在兩個戰士手中閃來閃去。暗夜裏終於響起了汽車發動機的轟鳴。燈熄了,車燈亮了,13號車在山間蛇行,像一顆劃過夜空的明星。

翌日清晨。田大娘早起打開門,瞧見窗台上放著自家那盞燈和一盒火柴,端起油燈細看一眼,燈裏的油,灌得滿滿的。老人不由自言自語:“這個雷鋒啊!”小青早起上學,也來到院裏,見到滿滿的燈油,高興得直拍手:“雷鋒哥哥灌滿了燈油,我寫作業不用愁了。”

雷鋒、小喬回到下石碑山駐地,陳廣生、高士祥正在停車場巡看,遠處,兩名放映員忙著支銀幕。雷鋒見兩位領導來了,很興奮。高士祥說:“團裏派我們來看望大家。陳主任剛從北京寫完電影劇本回來,就帶放映隊來給你們放電影了。”雷鋒和陳廣生久別重逢,倍感親切。陳廣生也很高興:“聽說你進步很快啊!”雷鋒仍然很謙虛:“哪裏呀!這都是領導關心,同誌們幫助的結果。”陳廣生問起《向陽坡上長勁苗》這篇稿子的事兒,雷鋒說,看過,但沒有提意見。陳廣生詫異了:“為什麼?寫得不好吧?”見到這位兄長般的老領導,雷鋒再一次說了心裏話:“不是。陳主任,從內心說,我實在不願你們再寫稿表揚我。我不想出名。”

這就是雷鋒!他覺得自己做的那些事情,很平常,都是一名戰士應盡的職責,不值得這麼大張旗鼓地宣傳報道,倒是自己的戰友做得很出色。這從他在冬訓總結的彙報中可以看出:他光彙報戰友們做得如何好,就是不說自己。

這就是雷鋒,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他身上發揚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