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有人可以限製你嗎(3)(3 / 3)

李平在機關上班,一天,他就調動工作一事征求朋友的意見。原來的工作單位是國家的一個部級單位,他的專業是法律,現在的職務是正處長。近期以來,他們單位在進行一係列的改革,他的工作業務一下子減少好多,變得日益清閑起來。這時,有兩家他們原來的下屬企業都向他發出了邀請,有意讓他去主持一個部門的工作。

李平很猶豫:一是自己現在是處級,在現在的單位老實地幹下去,退休前混個局級應該說沒有多大問題,如果到一個新單位會怎麼樣?二是這麼多年在機關,到企業後能否適應?三是如果動的話,應該去哪一家企業?

朋友告訴他:“既然現在無事可做,在此處再待下去就是養老。從機關到企業是有個適應的過程,現在才30多歲就沒有勇氣去做了,那麼以後更不會有這樣的勇氣。”朋友接著說:“做什麼都有風險,可是我們30多歲,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這時候什麼都不做才是最大的風險。具體去哪家,你比我了解情況,你自己做決定。”這件事情的結局是,李平沒有聽進朋友的意見,仍然待在原來的單位。

在我們有限的生命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風險,但是,如果什麼都不做,安於平庸混日子,那才是最大的風險。

平凡的人,往往會在平凡中找準自己的位子,並默默地付出,因為他們追求一種充實的人生。而平庸的人,往往會迷失自己的前進方向,然後隨波逐流,任自己的心靈因現實的陰霾而變得渾濁不堪。所以,我們要堅決拒絕平庸,特別是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裏,更要把握好人生的舵,找對自己的位置,即使位置是平凡的,也不要陷入平庸!

2009年7月的《雲南信息報》上曾刊登過一篇題為《雲南一公務員拒絕碌碌無為,重溫創業激情》的文章。

時下流行考公務員,可偏偏有一位不滿28歲的小夥子,狠心辭去幹了5年的公務員職位,攜同妻女來昆(明)闖蕩,要想自己創業當老板。小夥子名叫許單,生於1981年。中專畢業後分配到某鄉鎮林業局工作,每天上班2個小時左右,每月薪水2 000元左右,一晃5年過去了。回憶起這5年,許單印象最深的是生活的單調和逝去的激情。

“如果人生就這麼一天天浪費下去……”許單說,他認為這不是自己要的生活。許單在學生時代就很有幹勁,自己開過飯館、賣過電腦。眼下,距離年少的那種意氣風發已經越來越遙遠。猶豫了1個月之後,他在眾人的惋惜聲中辭掉那個所謂的“鐵飯碗”,帶著妻女登上了來昆的火車。

“我要創業。”辭職之前,許單醞釀已久,準備加盟一家全國連鎖的小吃店。來昆第二天,他便開始尋找起店鋪來,可是這個“尋找”的過程讓他倍感艱辛。一張最新版昆明地圖是他僅有的助手。短短10天,許單從他目前的居住地關上出發,憑借著他那雙腿走過昆明的大街小巷。他每發現一個出租的店鋪,就用筆大致地標記下地理位置,並前去探聽轉讓費及人流量情況。10天來他早出晚歸,每天7時起床,快淩晨才上床睡覺,走破了一雙厚襪子,但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鋪麵。

“也不是一無所獲,還是將昆明熟悉了一遍。”許單自我安慰地笑笑。他表示,創業第一炮還未打響,他將繼續努力,爭取在1個月內找到合適的店鋪,在3個月內新店開張。“年輕人累點沒關係,就怕百無聊賴。”許單說。

成功的人絕對不會以平庸的表現自滿。日本直銷天王中島薰說過:“我向來認為自己最大的敵人就是自滿,一次新的成功永遠隻是一個新的起點,而不是終點。”百萬富翁想當千萬富翁,千萬富翁想當億萬富翁,億萬富翁想角逐《財富》排行榜。成功是一種思維習慣,更是一種行為習慣。一個成功的人不斷地追求成功,所以他才與平庸絕緣,才更成功。

■ 職場行走指南

【賺錢靠的是錢以外的本事】

1.第一是做人的能力,特別是做人的姿態,要將自己的姿態放低;2.第二是價值觀,價值觀是判斷是非善惡的簡單標準;3.第三是毅力和耐心,時間能考驗堅持的力量;4.第四種是你對未來的看法,要看別人看不見的地方,算那些算不清的賬,做別人不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