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宇文明珠的安排,諸人心悅誠服。
自從連滅魏趙之後,無論是大楚的文武,還是一眾大軍,都擁有了極強的信心。
他們相信,在宇文明珠的帶領下,他們一定能夠吞並其他八大皇朝,創造一統大陸中部的奇跡。
尤其是在如今秦震天已死之後,大胤已經不具有阻攔大楚的資格。此番東征,眾人並沒有太大的壓力。
雖然從戰略上講,等到三十萬大軍到來之後,才是最佳的跟大胤決戰的時刻。
但既然宇文明珠有心在此時,進行決戰也無不可。
此時開戰,大楚同樣擁有倆個巨大的優勢。
第一個便是戰機出其不意。之前大胤諸軍已經認為大楚必定要等到三十萬大軍的到來,此時隻以為大楚暫時的目標是漁陽城。
此刻猛然出擊,進行決戰,有出其不意之效。這正是兵法之妙。
第二個巨大的優勢,則是選擇的方式了。
大胤主力剛經過和大齊一戰,即使真的如宇文明珠所說那般,損失並不多。但在漁陽城遇險的情況下,必定顧不上安歇,便倉促南下。
到了那時,大胤乃是疲憊之師,而大楚則有十萬人養精蓄銳,雙方人數有相差不多,自然勝率的可能性相當大。
所以,宇文明珠的這番決策,並沒有什麼差錯。反而讓一眾將軍,對宇文明珠出神入化的用兵之輸再次讚歎不已。
......
當然也有一些性情穩重的將軍,心中擁有其他不同的意見。
因為這一戰,怎麼看,對大楚來說,都依舊是有一定的風險的。
如今的大陸中部,大楚已經一躍成為大陸的一大霸主。隻要再解決大胤,便再沒有人有能力,也沒有任何國家有潛力來阻止大楚的一統大業。
在許多性格冷靜的人看來,此時大楚一切應當以“穩”字為主。
等到三十萬大軍到來,大軍碾壓過去,大胤便必敗無疑,這是最簡單,最粗暴,也最無解最王道的方法。
雖然這樣也許可能錯過眼前的良機,但卻相當的穩妥。
正如那句話,陽謀才是最正的用兵之法。
......
諸位將軍身子晃晃,看著身邊年輕一些同僚對宇文明珠言語的熱情響應,他們卻並沒有站出來。
倆種戰略,並沒有什麼高下之分。
一者追求的是效率和戰機難得,另一種則追求的是穩妥和大局。
既然此時無論是宇文殿下,還是大部分同僚,都極為讚同第一種戰略。
他們這些少數派,自然也並不好在此時站出來,表現自己與眾不同的立場。不僅改變不了結局,而且徒增人嫌,那又是何必得哪。
當然,他們也暗暗在心中思索著。
無論怎麼看,這一戰大楚的勝率還是頗高的。即使真的有什麼風險,這個風險絕對也在可控之內的。
即使真退一萬步講,這一戰輸了,哪有如何?
大楚還有三十萬大軍可用不說,即使眼前的二十萬大軍都毀於一旦,隻要宇文殿下還在,那麼東征的勝利,便必然屬於大楚無疑!
除非,宇文殿下自己也遭遇失敗。
而這,卻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在宇文明珠成為武宗的那一日起,暗地裏便有許多人稱他為大楚第一高手了!
即使是昔日名震大楚曾經的大楚第一高手的武宗,被稱為大楚擎天一柱的人,也自忖在宇文明珠成為武宗之後,他便再不是他的對手。
而之前,宇文明珠與大趙十位武宗一戰,更是輕鬆得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雖然諸位比起其他一些將軍稍顯冷靜,但他們也同樣充滿了信心。
對大楚的信息,更是對宇文明珠的信息。
既然如此,他們又豈會站出來反對宇文明珠的命令麼?
......
北城牆之處。
秦川一直不住得重複著自己的死亡之舞。
每一次跳起,每一次落下,便有許多大楚的士兵,傷亡於他的刀下,也有一部分對應的大楚軍陣,會被他弄得騷亂一片。
他就仿若一個不知疲倦的機器一般,一直重複著對楚軍的殺戮。而楚軍的精銳素質,也在這一刻表露無疑。即使隊友死得再多,死得再慘烈,心生畏懼的人卻並不多。
此時的秦川自然還不知道,這場東線戰役,將會向他難以想象的方向發展著,並將在不久之後,以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迅速結束掉。
他隻是專心得做著自己的事情,並一邊等待著。
等待著大胤主力的南下,也等待著楚軍對於自己的出現,即將做出什麼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