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慶元四年,杭州,宋時稱臨安。張餘在這裏出生,具體哪天未知。
張餘不知道自己的父母事誰,因為把他養到七歲的張老頭告訴他,撿到他的時候,隻有一個破繈褓包著他,餓的精瘦精瘦,像個小猴子一樣,沒有一樣其他的東西。
張老頭是個酒鬼,每次喝完酒以後,總罵“就是因為你小子太能吃了,你父母才會不要你,你把老子都吃窮了,我看你小子就是個多餘的人”,所以他的名子就叫做“多餘”。不過話說張餘在繈褓應該沒有這麼能吃,所以他父母不要跟他能吃關係不大,再說那個時代的人哪個不能吃。
張餘是隨張老頭的姓,如果不是老頭收養了他,張餘早就死了。
要是張老頭沒有喝醉,他會把張餘放在一個裝滿滾燙熱水的桶裏泡著,桶裏還放了亂七八糟的草藥,每次都能把張餘燙的好像皮都脫了一層一樣,張餘逃跑過,張老頭雖然看上去很老,身手卻很敏捷,每次都會被抓回來,然後張餘會被多泡一兩個時辰。每當這個時候張餘總會懷疑,是不是因為老頭嫌他多餘,所以要把他活活燙死。
“你個兔崽子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是為了能讓你活得更久些。”不過說這些話的時候張老頭眼裏似乎充滿了悲傷,可惜張餘沒發現。
後來張老頭也死了。張多餘賣掉家裏最後一點東西,把張老頭埋了。
後來,張多餘就經常餓肚子,這年頭不好,即使在天子腳下,還是會有人餓死。
臨安的乞丐很多,競爭也非常激烈,很多乞丐討不到東西,活活餓死。張餘不想被餓死,所以他想到了唯一的辦法,偷。雖然會被打,但好歹活下來了。從此張餘開啟了他人生的第一份職業模板:小偷。
後來張老大發現了他,張老大組織了一批小孩子行竊,覺得他很有潛力,就收了他,張餘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組織。
自從跟了張老大,雖然還是吃不大飽,而且每天的收獲要上交,然而會和很多小夥伴在一起,不至於一個人孤單害怕,也不會被其他青皮們欺負。那年張餘七歲。
張餘這個名字也是張老大最終定的,張老大嫌張多餘叫起來麻煩,把“多”去掉,叫張餘,聽上去好像他的親兒子一樣。
然而張老大並沒有真把張餘當成親兒子,要是張餘偷的東西少了,還是會照打。
在張老大的調、教下,張餘的手藝愈發精進,每天的收獲更加多了,挨打也越來越少。所以,叫張餘就張餘吧,至少不再“多餘”了。張餘這個名字最終定型,至此張餘就有了在人世間的用的最久的一個代號。
張餘學東西非常快,在組織裏呆了三年,在這十幾個差不多大的小夥伴裏麵沒有人的手藝能超過他,為此,張老大還經常說:“你這小王八蛋天生就是做賊的料”。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張老頭從下用藥泡大的關係,張餘的手特別靈巧,身體也特別好,從來沒生過病,在那個年代,稍微一點小病完全可以送了一條壯漢的命。
張餘現在非常餓,他瞪著一雙發綠的眼睛,看著城門前來來往往的人群,尋找可以下手的目標。旁邊一個憨憨的大個子和一個瘦瘦小小的小女娃正眼巴巴的望著他。
因為昨天的運氣特別背,又被那個叫龔衛的捕頭抓到了,一通說教,浪費了他們大半天時間,還好後來有人在大街上鬧事,龔衛跑去抓人,被張餘他們趁機跑了。
回去張老大也沒有打他,不過沒有晚飯吃,而且張老大還說了,今天如果再沒有收獲,就把他們腿打斷了,再拉去乞討。張餘他們不想被打斷腿,所以他們今天很早就出來了。
跟他一起的瘦小女娃子姓唐,叫小玲,今年9歲,臉上很黑,看不出原本的樣子,隻有一雙大眼睛在咕嚕嚕的打轉,小玲剛來的時候,還會經常洗臉,後來被張老大罵,死丫頭片子洗這麼幹淨還咋出去做事?然後她就跟其他小夥伴一樣了。
據說小玲老家在北方,父親是個當官的,後來金兵南下,隻有她跟媽媽逃了出來,輾轉來到南方,剛來到臨安媽媽就病死了,張老大看他可憐就收到了門下。
那個憨憨的大個子叫二狗,沒有姓,二狗今年11歲,身上穿一件不知道從那裏來的皮襖子,有點肥大。看上去像一隻生病的大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