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助手神秘失蹤
宇宙孩,出生便會說話,能聽懂外星人的語言。宇宙孩的出生,加速了地球人和外星人的溝通。宇宙孩後來成為了宇宙發展委員會的總經理。地球人任何宇宙人,宇宙人和宇宙人之間的爭霸即將開始。宇宙發展委員會,在宇宙孩(宇宙者)的帶領發下,一次次地化解危機。讀者朋友請聽俺慢慢道來,若果前兩張章節奏稍緩,以後節奏加快……
一老者,耳不聾,眼也不花,耳聰目明,隻是走路稍顯腿彎了點,背駝了點。他滿頭銀發,須眉已經稀疏,硬度可以和虎須相比。惟一的缺憾是一口細小的黃黃顏色的小牙,這口小牙是老者一百零四歲的時候,一夜之間長出來的,牙齒的硬度不夠堅硬,上下牙齒相碰時還有些發軟.但是,並不影響咀嚼食物。
老者有一隻龍頭拐杖,是用山棗藤木磨製而成的。他非常珍愛這根自己親手製作的拐杖,老者拄著龍頭老拐出現在哪兒,哪兒就有些仙風道骨的靈氣,哪兒就有了神秘的色彩。
老者走路生風,悠閑自得地漫步在深山老林溪水邊,聽林間風聲,聽百鳥呼鳴。看天上的白雲在飄,看山林的走獸在跑。外邊的世界,老者耳不聽心不煩。
老者走路鏗鏘有聲,麵色神采奕奕,說起文言來也宏量有力。老者修煉成的定力,無人能比。他不怕孤獨和寂寞,數十年如一日,一個人堅持在深山老林獨自生活。
老者已是一百四十八歲,是一位世紀老人,是一位跨世紀的老人,是一位另類的科學家、哲學家、思想家。他集天文、地理、數學、物理化學於一身。老者姓什麼叫什麼,沒有人知道。老者住在長白山腹地的原始森林裏,具體住在哪兒是沒有人知道的。
老者在沒有被人發現的時候,他象個野人。曾經有幾個山民進山放山,偶然見過老者,他們認為是野人,嚇得慌忙逃躥。後來就有了各種不同的神奇傳說。
什麼野人在長白山出現;
外星人來到地球,一時間傳的沸沸揚揚。各種版本都開始流行起來。有人甚至還寫起了書,非常暢銷。
國內的國外的科學家,探險家,考察團,紛紛來到長白山,結果都是無功而返。
老者的身體非常壯實,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據他的一位助手說,老者之所以身體健康長壽,一百零四歲時還能長出一口細細的小牙,這種返老還童的現象,完全與他離開紅塵,與世無爭的心態,潛心研究學問有關,更為重要的是他吃這深山老林子裏未被汙染的棒槌(人參的俗稱)的結果。但這種說法是否有科學的依據,就不好說了。
老者是一九八零年被兩位青年科學家發現的。這兩位科學家當時隻有三十左右歲,現在已五十多歲了。男科學家叫山清,女科學家叫河明。他們雙雙畢業於同一所大學的同一個係,又是同年同班。
八零年,兩位青年科學家決定對長白山進行摸底考察。
山清與河明到東北的長白山進行科學考察,在原始深林裏,兩人走麻達山了(迷了路),當時是又饑又渴,沒有一丁點的氣力。他們帶的幹糧,已經吃的所剩無幾。
在老林的縱深處,二人坐在樹旁休息。
忽然間,在他們的前方出現了一隻野生的東北虎,這隻猛虎饑餓極了。它張著大嘴,露出鋒利的虎牙,兩隻虎眼射出兩道寒光。野生東北虎發出一種慘烈的吼嘯聲,直奔山清河明二人躥躍而來。
那天正是細雨霏霏,林中小雨打著春天的樹葉沙沙作響。濕漉漉的空氣中,彌漫著各種植物的清香味道。草地上已經積了水,走起來把鞋全部打濕了。
山清對河明說:“河明,我是男人,你快跑,我把它引開,否則我們倆全完,由我一個人喂就夠了。”河明嚇得渾身上下抖成了篩糠,一時間說不出話來。山清河明當時的雙腿都綿軟的發飄。開始他們倆躲在一棵大樹的後麵,但是,老虎還是看到了他們。山清推了河明一把,“你快跑!”“不,我們一起走。”兩個人慌不擇路,按照一個方向跑去。
就在這生死關頭,奇跡出現了。
一上拄天,下拄地的黑色霧團擋在了老虎和兩位科學家之間。虎看不見了人,人亦看不見了虎。山清拉著河明的手,拚命地在原始的老林子裏飛奔,他們兩人跑到哪兒,黑色霧團就跟著到哪兒。好象有意而為之。
當兩人實在跑不動時,麵前出現了一山洞,兩人坐在洞口直喘粗氣,此時,黑色霧團已經散盡,淅淅瀝瀝的小雨還在下個不停
一銀須白發的老者神秘地出現在他們倆的麵前。
老者用之乎者也的方言告訴他們,拯救他們二人的黑色霧團是一種自然生成的現象,民間俗稱之為“擋”。“擋”是民間的稱呼,它隻有在陰雨天才可能生成。
山清與河明都在大都市工作,認識了老者後,發現自己的知識還很淺薄,他們發現老者是非常偉大的哲學家和偉大的科學家,隨即拜老者為師,離開了大城市的工作,離開了優越的辦公環境,來到這深山老林子裏,在附近一個小鎮上租了一處民房,做為試驗室。
八零年秋天,山清與河明兩人決定結婚,沒有舉行任何儀式,在長白山叢林中結婚了。但婚後兩人決定不要孩子,一心一意地協助老者搞他的複憶機和測繪機。
山清與河明也個有一位助手,當時規定,他們的助手是不可能與老者直接見麵的,隻有通過山清河明夫婦傳遞信息。他們的助手對老者就更加崇拜,覺得老者異常神秘。
老者對時事政治可以說一點都不了解,老者記憶中最清楚的當屬清朝晚期的事情了。禍國殃民的慈禧太後,垂簾執政時簽訂的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曆曆在目。老者就是在那個時候離開京城,到了東北的長白山腹地隱居下來的。老者一個人來到森林,也是有個適應的過成。剛開始是非常艱難的,吃、穿、住、行,好多問題都很難解決。老者是靠一點一點地積累經驗,才逐漸在這原始老林裏站穩腳跟的。
老者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設計製造出了兩部機器,一種複憶機,一種測繪機。
八零年,山清與河明的加入,將現代電腦的技術應用到這兩部機器中來,又經過二十來年的反複研究,不斷完善,這兩部機器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
這一成果還在保密的階段。因為這兩種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最先進的機器,還有一定的不足和缺陷。
經過最終定型的複憶機有一輛轎車那麼大,還顯得有些笨重。它的功能是,可以複憶出一萬年前該地區發生的事件的有關活動的全過程,在電腦屏幕上顯示出當時的畫麵,同時有聲音跟進,聲畫並貌。隻是麵積還太小,攝取的範圍隻能是兩公裏之內。這部機器裏裝了十萬台經過壓縮了的小電腦,電腦之間精誠合作,各負其責,破譯著過去那沉睡的往事,尋找畫麵的尋找畫麵,探釋聲音的探釋聲音。複憶機屏幕上的畫麵清晰度高,聲音也絕對清楚,隻是聲音還是複原出原始的聲音,意思還不能馬上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