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完南州現場會,送走酒足飯飽的總公司領導,和各地市分公司同仁,一行四人又到錢櫃K歌。
阿華拿出自帶茶葉,讓房間公主泡了,坐著說事:“感謝各位的辛勤付出,讓芳村南州公司業務蒸蒸日上,我也跟著沾了光發了財。今天董事長一再表揚我們,我感謝你們呀。”
說起現場會,李文化他們不敢居功,都說是小李的功勞。小李這一回來,才華就表現得淋漓盡致。現場會千頭萬緒,程序、接待、秩序這些都是次要的,關鍵是氣派的營造,李文化的會議方案都沒有具體說明,抓住了關鍵問題,請示得到阿華的同意,就做了起來。
會議的每個細節都安排得盡善盡美。參觀完兩個教學點,代表進入主會場。南州公司開發的“小升初名校課程”的材料就展出在前台兩側,教材、教案、活動照片,琳琅滿目。
代表們最關注的是課程的效果。上屆每一個教學班的名冊,和升學統計表引起多數人駐足。結果是排隊觀看。董事長、總經理現場就讚不絕口。
總經理致辭後,阿華作了40分鍾的經驗介紹,恰到好處。接著由省副總督學點評,他宏觀地講述了民辦教育的發展機遇和發展的生長點,反複引用了“小升初名校課程”做例證,全場掌聲雷動。最後董事長作總結發言,再次肯定了芳村南州公司和“小升初名校課程”。
阿華對小李說:“兄弟,咱們哥幾個都是共患難的好兄弟。你的才幹大家都看得見,前途無量。如果不嫌棄,就在南州再次起步。”
說得小李那樣一個理性的人,都眼眶濕潤,說:“患難見真情,我一定好好珍惜。”
李文化也深有感觸。
2
李文化這個人目光短淺,胸無大誌。他隻要每個月能把三套房120萬貸款的7000多塊錢按揭扣了,還能支付雙方父母的養老金,就知足了。2008年銀行利息空前的低,還能打7折,存量貸款也能申請降息,真是空前絕後。
小李卻不一樣。他誌存高遠,也有相匹配的能力。在南州工作一年,就被外派留學。學成歸來,榮升公司高層,然後被遠航公司任命為副總經理,一人之下,眾人之上。
小李這次回來幫忙,表麵上看是感激患難兄弟,但心態完全不同。過去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現在是虎落平川,得事事請示。所謂在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這兄弟幾個都是真心待他的人,這個他一清二楚。石總股災事件一爆發,第一時間就得到他們的幫助,做通了秀紅的工作,才使他免於牢獄之災,保住了名聲。但他於心不甘啊,憑什麼讓我任人使喚。所以遠航公司第二次召喚他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棲上高枝。
遠航公司用人失察,偷雞不成蝕把米,把國際教育項目做砸了,項目資金全數打了水漂,也沒有麵子和橋登堡公司再談合作的事。再說橋登堡公司已經完全占領國際教育市場,想分杯羹喝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但馬董的兒女原先做的一個小項目卻做得風生水起,就是中小學教師培訓,做成了遠航公司2007—2008年度除公務員考試培訓以外最賺錢的一個項目。
馬董原先投資給女兒,隻想讓她玩玩,反正數量不大,隻要不虧就行。誰知道這丫頭性格較真,找了一家做中小學軟件、圖書的公司合作,把全國小學語文、數學、英語各科那幾個頂尖的特級教師請來上課、作報告,美其名曰“特級教師大課堂”。其實是租個會場,排好課程,邀請函往全國一發。軟件公司有獨特的營銷渠道,折騰幾下就滿場了。馬董的女兒收培訓費,軟件公司賣錄像刻光盤,幾場下來,馬總的投資就回來了。
馬小姐請馬董和軟件公司的老總吃飯,建議兩家出資成立“特級教師大課堂”公司運作此項目,做大,做成品牌。兩家一拍即成,軟件公司出資30%,主要收益於錄像光盤,遠航公司出資70%,以票務收益為主。馬小姐任董事長,請原遠航副老總小李出任總經理。
馬董事長向小李再拋橄欖枝,小李能接受馬董的再次邀請,估計他也是考慮有三。一是馬總給予的平台太高,高得小李都始料不及。捅了那麼大的婁子,人家依然信任有加。士為知己者死呀!
二是他現在在南州公司的地位尷尬。工字不出頭,南州公司現在什麼頭銜也沒有給他。王總曾考慮過讓他接手市場部,但還沒有取得阿華的同意,最主要是還沒有下定決心給他配股。
第三點是李文化後來根據他的表現猜測的。李文化沒有想到他這小半年裏,和秀紅處得水火不容。按說秀紅深明大義,救他於水火,他應該感恩不盡才對。但他對秀紅與石總那段孽情總是耿耿於懷,這也是大多數男人的人性弱點吧。秀紅呢,對小李這點心思完全忽略了。她用和原來一樣的方式和小李相處,口無遮攔,蠻橫嬌氣,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很少顧及小李的感受。小李的話本來就少,有了不滿也不屑於表達。結果兩人就越處越陌生。現在有了機會,小李就急於逃離了。
兄弟情深也好,愛惜人才也好,不管公司上下有多少諸如“忘恩負義”、“見利忘義”此類雜音,兄弟三個都高興地送小李赴任了,祝願他前程似錦,大展宏圖。
3
現在每個周末,李文化和小陳一家都要來到南桂花園。兩個孩子一進入花園就到處瘋跑,不到一天就跟左鄰右舍家的孩子都混熟了。大人開始勘測和設計,準備裝修。
李家的裝修隻剩地麵花園。找到原來的工程隊,對照原來的設計圖紙,作了一些修改,談好了價錢,就複工了。魚池照修,亭子照修,曰思鄉亭,請商會長書了李覯《思鄉》“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是家山”。準備雕刻在亭子兩旁的柱子上。花園一分為二,一邊仍為花園,曰思鄉園,種江西名花,映山紅為主。一邊改為菜園,曰歸耕園,兩旁的對子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陳行長說酸溜溜的,改不了文人的牽強附會。室內全是歐式風格,花園盡是中式裝修,一園一室,兩重天地,也算是中西合璧吧,也隻有你們這些文人才想得出來。入夥入住的時候邀請了商會長和梁園長他們夫婦,他們都對裝飾設計讚賞有加,說有文化,有品位,能修身,能怡情,與贛文化一脈相承。
陳家最後找了南州一家有名的裝飾公司裝修。其實陳家夫婦已經對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得周周全全,設計師隻不過是依樣畫葫蘆。遊泳池設計全部是行長的傑作。
現在李文化更能理解有錢人為什麼那麼喜歡住別墅。千百年來,“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一炕頭”是中國農民的最高理想。到今天進入信息時代,還是一脈相承。畢竟中國絕大多數富商的祖宗,要麼是農民,要麼是地主,對土地占有的欲望從來就沒有淡化過,有地就是王啊!一炕頭老婆孩子的人已經不多見,一頭牛也換成了一部車,最難得的是三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