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在馬背上打下了江山,他閣下懂得江山來之不易,於是愛美人更愛江山,在女色方麵不那麼隨性所欲,他所寵幸的兩個女人——共患難的結發妻子呂雉、半路殺出來的戚夫人,各有各的不幸與幸運,劉邦在給了她們愛的同時,也帶給她們無盡的痛苦,甚至是萬劫不複的淒慘命運。在一夫一妻多妾製的宮廷,九五之尊的皇帝丈夫隻能保障他所寵愛的女人的生前,卻不能保障她們的身後,這個無法調和的矛盾導致了處於正室地位的皇後和寵妃無休止的鬥爭,從而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愛情悲劇。
劉邦的飛來豔福
劉邦這個皇帝,有人評價他說,除了會耍無賴臉皮厚之外就剩一堆狗屎運氣了,雖然是調侃之語,但從劉邦發跡前的事跡和與項羽爭天下的事跡來看,這話還是有些道理的,曆史教科書上說劉邦是個仁義之君,如何得到老百姓的擁戴,但曆史的真相並非如此,曆史的真相是,劉邦的狗屎運比後來任何一個皇帝都要多,都要好。
在愛情方麵也是一樣,他閣下的狗屎運讓他娶了呂雉這樣一個上好的姑娘。
呂雉當時是大戶人家的黃花閨女,上門提親的公子哥兒踏破了門檻,條件一個比一個好,最差的也比劉邦好,但呂雉還是嫁了劉邦。當時,很多人都無法相信,劉邦自己蒙了:這天上掉餡餅的事還真讓自己趕上了!這是什麼原因呢?不是呂雉對劉邦情有獨鍾,也不是劉邦長得帥,才高八鬥,要怪就怪呂雉的老爹,也就是劉邦的嶽父,錯點了鴛鴦譜!
出生於沛縣普通農戶人家的劉邦,當時已經三十出頭了還是大光棍一個,這隻能怨他自己,書不好好讀,活不好好幹,整天遊手好閑,由於義氣,當了地痞流氓的小頭子,吃喝嫖賭坑蒙拐騙樣樣精通,試想,這樣的人誰願意把女兒嫁給他呢?劉邦的老爹劉太公常常罵他不肖子,沒出息,劉邦呢,左耳進右耳出,依然我行我素,與狐朋狗友招搖過市。
憑借他忽悠人的本事,劉邦不久就混上了一個小官——泗水亭長。亭長是秦朝的官職,秦朝十亭為一鄉,也就相當於現在的村長,可能連村長都不如。當上小公務員的劉邦尾巴翹得更高了,胡吃海喝,從來不給現錢,欠了一屁股債,搞得那些開飯館的人見了他就關門。
唉,劉邦的老爹整天唉聲歎氣的,原以為劉邦做了亭長,為他娶媳婦增加了砝碼,這下倒好,名聲更臭了,一連談了好幾門親事都告吹了,劉邦老爹那個急呀,就甭說了。要知道,在古代,一個男子三十歲還沒有娶媳婦,是一件很丟人的事,不是丟劉邦一個人,而是劉邦的全家都丟人。
正當劉邦的老爹為不肖子的個人問題茶飯不思,徹夜難眠的時候,沛縣發生了一件大事,劉邦的狗屎運氣來了!
山東單縣的大富豪呂公舉家遷到了沛縣,搬家的原因據說是為了避難,由於沛縣縣令和呂公是老朋友了,於是沛縣的一些地主鄉紳聞風而動,紛紛前來拜望呂公,巴結呂公,從而進一步巴結縣令。
聰明的縣令做了一個順水人情,建議老朋友公開設宴,招待沛縣的地主鄉紳,聯絡聯絡感情,以後好辦事。呂公初來乍到,最缺的就是人際關係,老朋友的建議正中他的下懷。呂公眉開眼笑,連連道謝。沛縣縣令客氣一番,又給呂公分派一個縣吏專門負責宴會的事情,這個縣吏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
不是蕭何勢利,怎麼說這樣的聚會屬於上流社會的聚會,於是他征求了縣令和呂公的意見,作出一個讓劉邦大吃一驚的決定:禮金不到千錢的賓客隻能坐在堂下。
這讓劉邦吃不消,本來一向高調的他,想利用這次絕好的機會秀一下自己,但蕭何的決定不是明擺著把他拒之於千裏之外嘛!劉邦欠了一屁股債,別說千錢,估計百錢也拿不出來。這下如何是好?機會難得,機不可失!一向擅長忽悠,臉皮超厚的劉邦腦筋一轉,不管三七二十一,寫了一張賀儀萬錢的拜貼讓人送了進去。
帖子一進去,眾人大吃一驚。蕭何心裏嘀咕,哪來的富貴人家,出手如此大方?但是一看落款發現是劉邦時,蕭何輕蔑的笑了,心想,你小子,又來騙吃騙喝了。劉邦的臭事在沛縣是出了名的,蕭何當然也知曉劉邦的為人,於是勸說呂公不要相信劉邦的空頭支票。
但出於禮節,也出於好奇,呂公堅持要出去看看何方來的貴人。這一看不打緊,一看呂公的眼睛都發直了,足足盯了劉邦兩分鍾。劉邦麵不改色心不跳,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但心裏也犯嘀咕,這老家夥咋啦?我又不是美女盯我這麼久幹嘛?莫不是這老家夥有斷袖之癖?
劉邦的思想正開著小差呢,呂公突然激動的握著劉邦的手,語無倫次的說道,貴客,貴客!
原來,熟讀《易經》,精於相術的呂公一眼就看出了劉邦有大富大貴之相,將來必飛黃騰達。
劉邦就這樣歪打正著的被呂公熱情的請上宴席,並坐在顯目的位置上,認識他的人都投來驚訝繼而鄙夷的目光,不認識他的人投來羨慕的目光,認定他是富貴人家。
劉邦呢,高朋滿座之中,一點不拘謹,觥籌交錯,把酒言歡,談笑風生。坐在他對麵的呂公一直在暗暗的觀察他,越看越喜歡,越看越覺得劉邦絕對不是一般的人物。
宴會結束後,呂公單獨挽留劉邦,把他請進內室,說有話要談。
這一番話談下來,劉邦簡直要心花怒放了,起初呂公說他從來沒有見過像劉邦這樣相貌如此貴重之人,說想結交與他,劉邦一點也不謙虛,頻頻點頭,哈哈大笑。接著,呂公直奔主題,問劉邦是否娶妻,如果沒有願將小女嫁給劉邦。
天上掉下一個大餡餅,就落在你的麵前,哪有不撿的道理?再說劉邦做夢都夢見娶媳婦呢,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老爹著想,於是,劉邦喜滋滋的答應了。
這邊呂公見劉邦還是光棍一個,更堅定了把女兒嫁給劉邦的信心。呂公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自己的老婆,呂老夫人氣得直跳腳:“你這個瘋老頭子,一直說要把寶貝女兒嫁一個富貴人家。你倒好,把女兒嫁給這樣一個窮鬼!在單縣那麼多大戶人家前來求親,你就是看不上,他們哪一個不比這一個窮鬼強?你這糟老頭子,是不是吃錯藥了?你簡直要把我氣死啊。”
呂公反駁說:“劉邦現在還沒有娶老婆,說明啥?你稍微動腦筋想一下就知道,這正說明像劉邦這樣的富貴之人隻有我們女兒才配得上。劉邦他現在不富貴,你敢說他以後不富貴?我相命這麼多年了,相一個準一個,相信我,沒錯,就他了,我們的準女婿。若幹年後,你就等著享清福吧。”
呂老夫人嘴上雖然還很強硬,但怎麼拗得過自己的丈夫,也隻好答應了這門親事。
再說劉邦回到家,眉飛色舞的把要娶呂家大小姐做老婆的好消息告訴老爹,老爹打死也不相信,指著劉邦的鼻子,罵他白日做夢,癩哈蟆想吃天鵝肉。
讓老爹跌破眼鏡的是,在自己眼中一直是個不肖子的劉邦還真把呂家大小姐娶了回來,而且還沒有花一分錢!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事情不可能的,當你說它不可能的時候,它其實已經具備了可能性,隻是在等待某一天的爆發。讓劉邦老爹更想不到的事情還在後頭呢。至此,劉邦開始擁有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女人,這個叫呂雉的女人羞羞答答的撲進劉邦的懷抱,成為劉邦生命當中最有影響力的女人,多年以後,誰也想不到,這個先前的賢妻良母會逐漸轉變成大漢王朝第一毒婦人。
相夫教子,賢妻良母
本文的第一女主角呂雉終於登場。
人之初,性本善。沒有誰一生下來就是十惡不煞的壞人,我們有理由相信,初嫁劉邦的呂雉並不具備蛇蠍心腸,她像所有傳統女人一樣,擁有溫柔、善良、勤勞、賢惠的品質。
劉邦之前,當呂雉還是呂雉姑娘的時候,她是有過初戀的,這種初戀朦朧而甜蜜,但命運捉弄人,這段初戀很快隨著全家的遷徙而夭折,在聽說老爹要把自己嫁給一個地痞流氓時,這個情竇初開的女孩還癡心妄想著有一天能夠與她的初戀情人重逢。然而,古時候的婚姻大事從來就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作為一個女子,沒有決定自己幸福的權利。
但呂雉是一個看得開的女人,既然事已定局,唯有安然接受。劉邦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她不知道,在見到他之前,除了老爹之外,所有關於劉邦的流言都是負麵的,但她仍然以一個懷春少女的心思,憧憬著未來夫君的種種美好。
洞房花燭夜,呂雉見到了劉邦的廬山真麵目,不是奶油小生,不是白麵書生,也不是一等一的帥哥,而是一個眉宇間凝結著一股英氣的男人,那亦正亦邪笑,那挺拔的身軀和強健的臂膀虜獲了她的心,呂雉心想,這不正是我日思夜想的真命天子嗎?
好一個真命天子!多年以後,他果真成了她的真命天子。
那麼劉邦對呂雉的感覺怎麼樣呢?在沒有情感做基礎的婚姻上,他是否和呂雉一樣感覺良好?很顯然,劉邦起初並不是很愛呂雉的,娶她隻是他生命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過程,同時滿足他的虛榮和一個男人對家族的義務。當然少不了借助妻子的力量發展自己的事業。
起初,呂雉並沒有拴住劉邦的心,劉邦的放蕩性格依然不改,常常在外麵醉酒鬧事或者拈花惹草。家裏的一切重擔全落在了呂雉一個人身上,這時候呂雉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一個女兒,就是後來的魯元公主,一個就是後來的短命皇帝漢惠帝劉盈。上有老,下有少,原本是千金大小姐的呂雉不得不成為一個十指粗糙的婦人,但呂雉任勞任怨,沒有半點千金小姐的脾氣,她愛自己的丈夫,她相信自己的丈夫一定會成就一番大事業。
一個炎熱的下午,呂雉帶著孩子在田間勞作,一個路過的老人前來討口水喝,呂雉把水壺遞給了老人。老人喝完水,抹了一下嘴,把水壺還給呂雉的時候,臉色大變,情不自禁的說道:“夫人,你可是大貴之相啊。”呂雉不解,問原因。老人指指在一邊玩耍的孩子,說:“你富貴是因為你生了這個兒子的緣故。”
呂雉還想問什麼,但又不知道從何說起,老人告辭了。一會兒,劉邦來了,呂雉把這件事情告訴了他。劉邦聽了,趕緊追上老人,求老人為他也看上一看。老人仔細打量一番劉邦,說道:“你妻子孩子有富貴之相,就是因為有你的緣故。”劉邦聽了,大喜,心中生出一股豪情壯誌。
我們知道,古時候沒有人不相信算命的話,何況不止一個人這樣說劉邦,之前會麵相的嶽父大人不也這麼說嗎?既然大家都這麼認為,那就肯定沒錯。於是,劉邦開始把自己當個人物看了,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
至於是什麼樣的大事,他還沒有搞清楚,在他沒有搞清楚之前,他的妻子呂雉因為他而被抓進了牢房。
橫征暴斂的秦始皇修建驪山皇陵,劉邦受命押送一批囚犯前往驪山,在押送的途中不時有囚犯逃走,劉邦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他從骨子裏也痛恨秦始皇的暴殄天物。在大澤鄉休息的時候,他喝醉了酒,借著酒勁,幹脆把所有的囚犯都放了。可是囚犯不敢逃走,他們說前麵有一條大蛇擋住了去路,劉邦跑過去一看,果然看見一條碗口粗的白蛇盤旋在地上,劉邦拔出寶劍,斬殺了白蛇。
可是囚徒們仍然不願意走,說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劉邦私自放了囚犯,官府自然不會放過劉邦,這些囚犯和劉邦一樣很講義氣,他們就推舉劉邦做他們的首領,一起逃亡。
劉邦就在這種不得已的情況下,上了他們的賊船。
劉邦釋放囚徒並逃跑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沛縣,沛縣縣令大吃一驚繼而勃然大怒,說要把劉邦碎屍萬段,可是他抓不到劉邦,於是他隻好拿劉邦的妻兒開刀,可憐呂雉和兩個孩子,還沒有過上幾天好日子,就要忍受牢獄之苦。
劉邦聽到妻兒被抓的消息,對沛縣縣令恨得咬牙切齒。
很快,報一箭之仇的機會來了。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舉行起義,受苦受難的老百姓紛紛響應,很多縣的縣令被老百姓殺掉,殺掉縣令後的老百姓投靠了張楚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