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李鳳娘,假紅顏,真禍水(1 / 3)

宋朝自趙匡胤從馬背上打下江山後,他的子孫後代一個不如一個,一個比一個軟弱無能,麵對內憂外患,他們除了逃避還是逃避,於是整出了一個喪權辱國的“靖康之變”,到了南宋光宗趙惇這一朝,他閣下卻成了曆史上第一個怕老婆的“皇帝”。曆史上對老婆言聽計從的皇帝還真不少,比如紂王對妲己,周幽王對褒姒,吳王夫差對西施,唐玄宗對楊玉環等等,但他們並不怕老婆,他們這是寵愛,而宋光宗趙惇並不喜歡皇後李鳳娘,但他閣下就是怕她,而且不是一般的怕,是相當的怕,因為怕老婆,宋光宗還得了一種怪病,真是怪哉!

褒姒、西施、貂蟬、楊玉環之流是真正的紅顏,但不是真正的禍水;而宋光宗的老婆李鳳娘不是真正的紅顏,卻是真正的禍水。

曆史上的不孝子

曆朝曆代都以孝治國,即使你沒有什麼才能,如果你足夠孝順的話也會撈得一官半職,曹操起初就是以舉孝廉而走向政治舞台的,宋朝更是一個以孝治國的朝代,而宋光宗偏偏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不孝子,不孝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出於他閣下的滿頇與懦弱。

說來好笑,宋光宗的父親宋孝宗當初把皇位傳給他的時候,理由就是宋光宗“英武類己”,其實宋孝宗除了孝順之外也談不上英武,宋光宗不但不英武連孝順都沒了,還怕老婆怕得要死,身體也不怎麼好,體弱多病,與“英武類己”靠不上邊。但老子看中了兒子,偏要把皇位傳給他,誰能阻攔的了?

宋光宗能坐上皇帝的寶座,除了老子對他有所偏愛之外,他還是有點狗屎運氣的。

宋光宗是宋孝宗的第三個兒子,為郭女士所生,郭女士也許大家不熟悉,但大家一定不會忘記“狸貓換太子”中的宋真宗趙恒的妻子郭皇後,郭女士就是郭皇後的六世孫女。郭女士是宋孝宗的第一任妻子,宋孝宗還沒有當上皇帝,她就芳華早逝了,後來被追封為皇後。

還好,郭女士的肚子挺爭氣的,為宋孝宗生下了三個兒子:長子趙愭,封鄧王;次子趙愷,封慶王;三子趙惇,開始封為恭王,也就是後來的宋光宗;第四子早夭。

按照宗法製度,嫡長子趙愭應該繼承皇位,他閣下也封了太子,可惜他閣下沒有做皇帝的福氣,太子做了不到一年就一命嗚呼了。

嫡長子趙愭死後,太子之位空缺,次子趙愷理所當然繼承太子之位,但趙惇也不是省油的燈,他閣下也想當皇帝,而背後的慫恿者就是他的老婆李鳳娘。李鳳娘整天向他吹枕邊風,說當上皇帝後如何如何的威風,還誣陷趙凱對趙惇有謀害之心,如果趙凱當了皇帝,趙惇一定沒有好果子吃。

趙惇動了心,其實他閣下也很想當皇帝,隻是在李鳳娘的慫恿下,野心更大了,也更加赤裸了。

趙惇有野心是沒用的,決定權還是掌握在宋孝宗手上,要命的是宋孝宗也不喜歡趙愷,覺得他太沒本事,膽子小得出奇,不敢走夜路,睡覺必須要有人陪,還不能吹燈。於是宋孝宗拿出“立長也可以立賢”的理論和大臣們商議,想立三子趙惇為太子,理由是趙惇比較像他老人家,用他老人家的原話就是“英武類己”。大臣們不敢有二議,看宋孝宗的臉色行事,於是一致通過,趙惇就這樣當上了太子。

當然趙惇坐上太子的寶座也離不開自身的“努力”,不過他的“努力”可不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才華和能力,而是走捷徑走後門,這個後門就是他的奶奶,宋孝宗的母親,當時的太後吳女士。太後吳女士最喜歡的孫子就是趙惇,趙惇來求她,她豈有不為寶貝孫子美言的道理?而宋孝宗本來就是一個孝子,很聽母親的話,宋孝宗本身也喜歡趙惇,這樣一來,趙惇不想做太子也都難了。

趙惇如願以償的當上了太子,照理說最應該感激的就是自己的父親宋孝宗了,如果父子二人同心協力,把國家治理好,倒不失為一件美事。可趙惇不但不感激——他也曾做過很多表麵文章以討父親的歡心,如父親高興時他也高興,父親悲傷時他也悲傷,但都不是發自內心的孝順和感激——反而開始擠兌父親。很多場合,私下裏也好,公開的也好,總是暗示父親應該把皇位傳給自己了。父親七老八老了應該頤養天年了,而他已經做了十幾年的太子了,如何治理國家他已經輕車熟路了,總之他等皇位等到花兒也謝了。

曆朝曆代的皇帝對兒子搶自己的位子的事情都非常敏感和反感,宋孝宗對兒子的“大逆不道”嘴上不說,但心裏非常失望與憤怒,對趙惇的好感也一落千丈,甚至有點後悔讓趙惇做了太子,易儲的念頭也時不時閃現於腦海。

而趙惇卻毫無察覺,也許他覺得他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他有自己的理由,對父親過分眷戀皇位非常不滿。於是,他閣下不但沒有收斂,反而愈加放肆起來。

有一次,趙惇故意對宋孝宗說:“唉,歲月催人老啊。昨天有人給我送來了染胡須的藥膏,我一照鏡子,竟然發現自己的胡須都白了。”

宋孝宗不是傻子,也沒有老年癡呆症,他知道趙惇的話裏有話,不就是想讓自己早點退位給他嗎?宋孝宗比兒子精明多了,這點小把戲怎麼能夠難倒他?宋孝宗裝作沒有聽明白趙惇話裏的意思,不動聲色的說:“胡子白了沒有什麼不好啊,反而能顯示你的老成,讓你的部下服你。”

趙惇啞口無言,氣呼呼的走了。

李鳳娘又給他出主意,要他去找太後吳女士。

趙惇就三番五次的出入太後的寢宮,借請安為由,見到太後就不斷的訴苦,說自己身體不好,說不定哪天就歸西了,可一天皇上也沒做,豈不被後人笑話?

太後吳女士知道孫子的心思,總是安撫他說,耐心些,再耐心些,有些事情啊是急不來的,操之過急反而弄巧成拙,你父皇會有自己的安排與打算,你應該相信他才是。父子同心才可以把國家治理好。我一個女流之輩,怎麼好幹涉這樣的事情呢。不過你放心,我會對你父皇進行旁敲側擊的。

太後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趙惇還能怎麼辦呢?那就等吧!

趙惇沒有種,如果有種的話,可以學學李世民,但妻子李鳳娘在被窩裏給他提出這樣的建議時,他嚇得趕緊用被子蒙住自己的頭,說自己沒有聽到這樣的話,也勸李鳳娘再也不要說這樣的話,否則會有天譴。

不過這以後,趙惇對宋孝宗就不那麼待見了,去看望父親的次數越來越少,而且總是懷疑父親要廢掉他這個太子。在妻子李鳳娘的唆使下,在勸欲的催化下,趙惇在當上皇帝後對自己的親生父親宋孝宗的忌恨越演越烈,最後一發不可收拾,導致了長達數年的“過宮”事件。

淳熙十六二月,把孝始終放在第一位的宋孝宗因為要為宋高宗服喪,終於禪位於太子趙惇,四十三歲的趙惇終於當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帝,成為南宋曆史上第三任皇帝,也是南宋曆史上最昏聵無能的皇帝之一。

當上了皇帝的趙惇高興得夜不能寐,與妻子李鳳娘通宵達旦的飲酒作樂,尾巴翹得老高,把父親宋孝宗拋到了九霄雲外。

宋孝宗偶感風寒,咳嗽不止,臣下奏請趙惇去看望宋孝宗,趙惇不予理會,說隻是小感冒而已,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妻子李鳳娘也在一邊添油加醋:“陛下正玩得痛快,別掃了陛下的雅興。太上皇身體有癢,自然有太醫看了去,陛下去了也沒有什麼用。”

一群大臣啞然失色,悻悻離去。

大臣走後,李鳳娘詛咒曰:“老不死的也應該死了,把皇上壓製了這麼久!”

趙惇對皇後的囂張雖然有一絲不悅,但沒有阻止的意思,看來他也覺得父親早該死了。

趙惇繼位不久,喜歡享樂的他,率眾嬪妃出遊皇家園林聚景園。這本來是一件很普通不過的事情,但是由於趙惇沒有恭請父親宋孝宗同行,以前忠於宋孝宗的大臣就借題發揮,說宋光宗有失孝道,以前宋孝宗在位的時候每次出遊都會請上自己的父親宋高宗。

受到群臣的職責,趙惇心裏老大不痛快。恰好這時候宋孝宗賜來玉杯,趙惇正沒出發泄,就故意把玉杯摔碎在地上。太監回去報告宋孝宗,宋孝宗且驚且怒,他沒有想到,趙惇繼位還沒幾天就如此對他。父子關係進一步惡化。

宋孝宗遊東園。按照禮數,趙惇應該去陪侍。可趙惇卻不當回事,明明在後花園與妃子們賞花,卻睜眼說瞎話說自己正在批閱奏章沒有時間陪太上皇。宋孝宗派人請了幾次,趙惇依然不予理會。趙惇的太監也狗仗人勢,在回話的當際,說了一句挖苦宋孝宗的話:“今天捉雞不著!”當時臨安人稱乞酒食於人為“捉雞”,太監顯然是譏諷宋孝宗這個太上皇已經時過境遷,淪落到寄人籬下的地步了。連太監都如此囂張,說明宋孝宗與趙惇的父子關係已經緊張到白熱化程度,並且成為公開的秘密了。

不過現在的宋孝宗已經拿兒子毫無辦法了,他已經沒有任何實權,隻能由得他去。他擔憂的是,趙惇的妻子李鳳娘,這個狠毒的婆娘當初怎麼就沒有看清她的蛇蠍心腸呢。

宋孝宗的擔憂沒錯,正是這個李鳳娘不但搞垮了宋孝宗與趙惇的父子關係,還把趙惇的皇位也搞沒了。

母夜叉李鳳娘

李鳳娘的狠毒隻有西晉的賈南風與她有得一拚。她們同是皇後,丈夫都軟弱無能,隻不過賈南風的丈夫更加白癡一些。

我們來簡單的說說賈南風。賈南風是晉惠帝司馬衷的妻子。司馬衷是司馬炎的嫡子,司馬炎死後,西晉帝國的巨輪就由白癡皇帝司馬衷掌舵。司馬衷聽見青蛙叫,問道:“它為什麼叫?為公?為私?”聽見有人餓死,他驚問道:“他為什麼不吃肉?”

起初,賈南風為有這樣一個白癡丈夫而沮喪不已,不久她就發現了白癡丈夫的好處,自己可以為所欲為,可以代替丈夫操縱整個帝國,而司馬衷則隻不過是她手上的橡皮章子,她想什麼時候要就什麼時候要。這對一個女人是一個巨大的刺激,尤其對一個欲望膨脹的女人。

很快,賈南風就興風作浪。她先是取得司馬衷的弟弟司馬瑋的支持,以誣以謀反的罪名除掉了阻止她幹政的宰相楊駿,數千人做了她刀下的斷頭鬼。後來司馬亮頂替了楊駿的位置,司馬亮也阻礙賈南風幹政,於是賈南風又把司馬亮幹掉。司馬亮是有尊望的人,幹掉司馬亮後,賈南風怕引起政治風暴,翻臉無情,把一切罪責全歸咎到一直幫助她的司馬瑋頭上,仍以謀反的罪名把司馬瑋也殺掉了。

上帝要想一個人滅亡必先讓他瘋狂。著了魔的賈南風不久又把太子幹掉。可是這一次她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她的心腹出賣了她。司馬家族聯合起來為太子複仇,賈南風無處可逃,被囚禁在金墉城,灌下金屑酒而死。

這就是賈南風的“傳奇”,與賈南風相比,李鳳娘沒有那麼瘋狂,她沒有掀起政治風暴,她掀起的是人倫風暴,後宮風暴。這也多虧了宋太祖當時“不可誅殺士大夫及言事之人”的規定,否則李鳳娘也料不定把大宋王朝搞個底朝天。

李鳳娘出生名門,這也是她一直驕橫的資本,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慶遠軍節度使李道的女兒麼?也不知道是她自己編的瞎話還是李家編的瞎話,說是李鳳娘出生前,有一隻黑鳳凰在家門口盤旋,直到她的降臨,黑鳳凰才展翅高飛。於是,李家的人就將她取名為“李鳳娘”。這世上沒有什麼鳳凰,更別說什麼黑鳳凰,李鳳娘自己也沒有看到鳳凰的蹤影,隻不過是為提高自己的身價而做的輿論造勢而已。不過不管怎麼說吧,一個女人能擁有自己的名字算是一件好事。

三歲看大,李鳳娘小時候也沒有什麼驚人之舉,沒有東漢皇後鄧綏之流的聰明才智,也不孝順忍耐,倒是千金小姐小姐的脾氣蠻多的,撒嬌哭鬧是她最折磨人的武器。稍微大一點的時候,李鳳娘的父親李道請皇甫坦為女兒看相。說是看相,其實就是說好話而已。皇甫坦當時是一個小有名氣的道士,與李道交好,李道給了他一些好處費,於是皇甫坦第一眼看到李鳳娘就驚曰:“你的女兒真是世間的奇女子!將來一定能夠母儀天下!”

李道大喜,好吃好喝招待皇甫坦,又給他加倍的好處,說要他把這話放出去,知道的人越多就越好。

很快皇甫坦憑借他那三寸不爛之舌把他那坑蒙拐騙的生意做到了宋孝宗身上,宋孝宗也好道,崇尚清靜無為,喜歡老莊哲學,加上皇甫坦長相奇特,能言巧語,總是能說到宋孝宗心窩窩裏去,於是乎,他閣下很快就成為宋孝宗眼裏的紅人。

當時,趙惇還沒有當上太子,還是一個親王,也沒有娶妻,宋孝宗偶然說起這件事,皇甫坦看機會來了,就推薦了李道的女兒李鳳娘。皇甫坦唾沫星子飛濺,把李鳳娘吹得像天上的仙女,搞得宋孝宗都有點蠢蠢欲動,想納為己有。可見麵一看,大失所望,姿色一般,隻不過身世離奇,配趙惇還說的過去,於是就讓李鳳娘做了恭王妃。

平心而論,李鳳娘隻能勉強算是一個美女,宋孝宗強行把李鳳娘嫁給趙惇,趙惇心裏很是不爽,忍不住抱怨,她連宮女都不如呢!哪知這話被李鳳娘聽了去,李鳳娘狠狠的剜了他一眼,趙惇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打完哆嗦後又想不通,我一個親王,她是我的老婆,我怕她做啥?

抱怨歸抱怨,抱怨也沒有用,誰叫他生在帝王家?誰叫他是宋孝宗的兒子?

趙惇和李鳳娘結婚了。還好,李鳳娘有一雙秀美的手,尤其是那靈巧纖細的手指讓趙惇著迷。趙惇有一個癖好,喜歡女人的手指,如果這個女子相貌一般,但有一雙好手的話,他也會感興趣的。如果長相美豔,但卻有一雙男人似的手,粗壯、笨拙,甚至還有灰指甲什麼的,一定令他大倒胃口。所以,李鳳娘的美手算是對趙惇的安慰。

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可李鳳娘嫁了趙惇卻並沒有隨他,不但不隨他,反而要趙惇隨了她。婚後幾個月,李鳳娘就把趙惇訓得服服帖帖。李鳳娘叫他往西,他絕不敢往東,就差點沒把他當馬騎了。納蘭秋實在搞不懂,有什麼好怕的,大不了把她休掉!唯一的解釋就是,趙惇生下來就軟弱,天生的,改不了,不關身世的顯赫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