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隊西域商隊風塵仆仆,看著也不像會在此停留的樣子。
那個【好運大白馬】的稱號獎勵雖然看著也不怎麼樣,但是就白馬現在的狀態,還輪得到他嫌棄麼?
得想個辦法阻攔一下才行!
白馬咬了咬牙,打了個響鼻,心中暗道:拚了!
就在他準備故技重施,裝瘋賣傻衝撞商隊的時候,唐僧正好禮完佛,走了出來。
隻見這長老出了寺門,轉頭四顧,很明顯是在尋找兩個行者,正好看到浩浩蕩蕩走過來的商隊,以及一旁的白馬。
理所當然的,唐長老也看到了被孩童們圍著的兩個基督傳教士。
當然了,對於基督徒,唐三藏自然是不了解的,他也隻是好奇地多看了兩眼,也就作罷了。
可是,當唐長老那閃亮的光頭,在陽光下出現的時候,別人可就不像他那麼淡然了。
..….….….
阿羅本和伊山,隸屬於基督教中的聶斯托利派。這個教派創始人叫聶斯托利,因為教義與主流解釋不符,被開革出教。他一氣之下遠走中東,創立了亞敘教會,在中東傳教。到了阿羅本這一代,他們終於把目光投向了絲綢之路的盡頭,希望讓上帝的榮光降臨在那一片廣袤的東方土地上。
此次東遊,阿羅本二人就是想著能在這極東之國,向這群迷途的羔羊指引上帝的方向!
他二人曆經千辛萬苦,旅途的艱辛,饑餓,困頓都暫且不提,他們作為聶斯托利派的在世行者,作為上帝福音的傳播者,好幾次差點被別的宗教的狂信徒給活撕了——大家都是一神教,注定無法和平共處。
所以,每當他們在旅途中遇到別的教派的信徒,都會條件反射一般地激動和防備。
所以,當他們想著“長安已經遙遙在望”,正準備鬆一口氣的時候,突然就看到一個佛教徒,自然就炸毛了。
阿羅本跳下駱駝,然後走到商隊領隊那裏,低聲說了幾句。順便一提,這位領隊已經被阿羅本傳教,正式成為了一個基督徒。
商隊頭領恭敬地點點頭,然後命令商隊停下,自己走到唐三藏麵前,然後用非常標準的漢語說道:“你好,尊敬的佛教徒,你一定是這家寺廟的住持吧?請不要懷有敵意,我們隻是路過寶地,並不想惹事,還請你不要在意我們的打擾,我們填充一下補給,不會在此停留過久,還請海涵!”
唐三藏一愣,他被對這個自說自話的胡人的話感到莫名其妙:“阿彌陀佛!”唐三藏做了一個佛禮,“施主誤會了,貧僧並非此地住持,隻是路過寶寺,拜佛頂禮而已。”
商隊首領聞言,鬆了口氣,他對佛教不太了解,在他的想象裏,佛教徒們說不定也很暴躁,這裏早已是大唐國境內,自己等人完全就是一群外鄉人,萬萬是無法和本地的勢力抗衡。
知道唐三藏並不是想象中的狂信徒,再看看圍觀群眾一會兒就將周圍圍了個水泄不通,阿羅本二人的腦筋轉了起來——這可是難得的傳教機遇啊!
隻要能“打敗”眼前的和尚,在周圍的這些百姓眼中,基督教就比佛教厲害,不是嗎?
想到這裏,阿羅本頓時興奮起來,他朝旁邊的伊山使了個眼色,伊山了然地點點頭,下了駱駝,手裏托著一卷羊皮宗卷,一臉高深莫測地走向了唐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