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7章 世子中文武狀元(4)(1 / 2)

說到這裏,袁逸升一張臉已經是由紅變黑,他隻覺得場上所有人都用極其銳利的目光看著他,這裏的學子大多是愛國的良才與精英,在聽到祁翊對袁逸升的反駁之後,一個個都覺得袁逸升真是個隻會阿諛奉承的小人,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

而皇帝原先還讚成袁逸升的論調,如今聽到祁翊的主張,他在心裏立即否決了袁逸升的做法,那樣勢必會使得人心惶惶,隻是,祁翊尋常很少讀這方麵的書,沒想到竟出口成章,令皇帝頗為疑惑,便道:“那世子說說該如何治國,朕想聽聽你的意見。”

“以德治國,誌而能仁,則國德章,誌而能知,則國政舉,誌而能勇,則國難清,以依法治國的同時,君主更要開明,一切以百姓安居樂業為先。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之道在於修德省刑,輕謠薄賦。元政無道,應以為鑒。夏書雲:‘酣酒嗜音,峻字雕牆,有一於此,未或不亡。為國有民者,可不慎哉!’,尚賢者政之本也!”

祁翊洋洋灑灑的說完,已經聽得眾人對他豎起大拇指,他講得實在太好,而且把袁逸升反駁得毫無麵子。

連坐在邊上的楚宸燁都忍不住勾起唇角,一臉冷酷的道:“祁世子果然才高八鬥,說得頭頭是道,不知道的,還以為祁世子經常鑽研治國之術!”

聽到楚宸燁表麵誇獎,實際上將祁翊推向風口浪尖的言論,祁翊則不緊不慢斂眸,淡笑道:“為聖上分憂,是為人臣子的本份,楚將軍不也如此?”

這一反問,問得楚宸燁並未惱怒,一雙鷹眸仍舊犀利的看向祁翊,眼裏是一縷別人看不懂的意味。

而這時,聽了大家之言的皇帝,在聽到祁翊的話後,眼底嵌起一縷寒光,隨即朗聲大笑道:“不錯,我蒼祁果然人才輩子,祁世子這番言論太精彩,深得朕心。既如此,今日殿試的文科狀元,便非祁世子莫屬,眾學子聽令。”

皇帝說完,已經十分嚴謹的站起身,抬眸道:“武穆王之子祁翊在殿試中表現出色,深得朕心,賜一甲進士及第,為第一名狀元;翰林院院士李長青之子李銘浩為第二名榜眼。”

皇帝說到這裏,所有人一顆心都提到嗓子眼,祁翊是狀元大家心服口服,榜眼大家也十分佩服,如今這名探花究竟是誰,所有人都期待的看向前方。

“陶兄,你說,會不會是皇上最信任的袁禦史?”王桂林看向前方,袁禦史已經替皇上辦事,深得皇上信任,但他回答得令所有人大失所望,為人又極端,可以看得出是個剛愎自用的人,剛才被祁世子一番教訓,這下子更是沒臉見人,如果這樣都能成為探花,這皇帝也太不公平了。

王桂林搖了搖頭,與其他學子一樣,都心生忐忑,如果是袁禦史,那皇上當真是昏庸無能,竟任人唯親。

而精明的皇帝,又何嚐看不出大家的心思,在停頓了下後,眼裏溢起陣陣寒意,不得不說,袁逸升的確很得他心,他很想把探花之位給他,但是,如今袁逸升不小心犯了眾怒,被楚宸燁與祁翊雙重夾擊,所有人都不看好他。

如果他把探花之位給袁逸升,一定會惹得朝野上下置喙,想到這裏,皇帝隻能忍住心痛,抬了抬眸,鄭重的道:“第三名探花,為江南第一才子宇浩軒;陶誌堅、王桂林、徐雲帆、江立……等三十八位才子為二甲,賜進士出身,其餘才子為三甲,同賜進士出身。”

皇帝說完,所有人登時鬆了口氣,隻有袁逸升一人緊繃著一張臉,憑他的才學,最少也是一甲,沒想到,連進甲都沒進,剛才他在聽皇帝念名字的時候,心裏一直十分緊張,沒想到皇帝念完二甲,都沒有他的名字。

這麼說,他就算最差的三甲了,想他以第二名考進殿試的人才,竟然一下子降到三甲,這樣的落差,讓他如何接受。

這時候,所有人都朝皇帝下跪行禮謝恩,袁逸升十分的憤怒,既憎恨祁翊、楚宸燁,同時又在心裏埋怨皇帝,不說一甲,至少也給個二甲,這二與三的區別十分的大,他袁逸升本是力爭文武雙狀元的,如此文科失利,他隻有在接下來的武科裏努把力,爭取能中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