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再踏征程(08)(1 / 2)

衛縣幸存者聚集地占領了原本衛縣縣城的街道,裏麵的新型材料雖不算多,卻也不少。

經過連續兩日的轉運,大量23世紀災難前普遍,但21世紀和現在末世十分稀缺的材料運入了臨川鎮。

其中,有近十噸石墨烯和過渡金屬硫化物,大量的可透光混凝土材料,非常輕巧的金屬泡沫,比鋼化玻璃還有優秀的透明鋁,還有一些可防電磁輻射的聚偏氟乙烯、常溫下100%導電率的納米材料錫稀以及優秀的絕緣空氣合金。

除了這些電子光學的基礎材料以外,還有許多非常優秀的高科技成品,例如高功率太陽能電板、呼吸電池、超級容量電池、無線電流器、仿真智能機器人等等。

不過23世紀,大多數的前沿科技都已經被納米技術覆蓋,所以在沒有納米研究設備的情況下,就算拿到了新型的材料,也無法進行使用、覆蓋。

但相應的,除了材料之外,一些完好的納米設備,也讓方勝給收刮了回來,雖然不多,但也足夠抵用一段時間。

如果陸陽一開始開啟的版塊不是盟軍指揮中心,而是旭日科技,那麼在納米技術上麵,基地很可能會提供更有效的援助。

據方勝說,衛縣的電磁輻射非常低,低到了PM值是臨川鎮的一半不到。

具體原因,不是有大量的聚偏氟乙烯膜,而是在衛縣之中,有著一種輻射降低器,一旦開啟,就會發射出一種抗電磁的光波,這種波自身也帶輻射,不過極低,比起外麵紊亂的電磁輻射來講,不值一提。

搜尋之下,方勝把找到了兩個輻射降低器,帶回了臨川鎮,經過工程師們的修理過後,通上電,使得局部範圍的電磁輻射降低了很多,雖然沒有降到正常範圍以內,可比起外麵的電磁紊亂好了許多。

不過要想把整個臨川鎮全部覆蓋,至少需要十個這樣的輻射降低器。

以前臨川鎮防電磁輻射,基本就是用混凝土和鋼板,更好點的就是用鉛塊,一些車輛上雖然有簡易的防電磁輻射的裝置,可終歸是小型的裝置,覆蓋麵積隻有幾個平米,太小。

至於聚偏氟乙烯,由於稀少,多是用在一些防護服上麵,維和步兵的作戰服上,就塗抹有聚偏氟乙烯(PVDF),普通人根本用不起。

一些沒錢的幸存者,一旦出門,就隻能遭受電磁輻射和靜電的危害,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如果陸陽能再搞到八個輻射降低器,那麼臨川鎮的電磁紊亂現象,將改善許多。

據方勝透露,這種輻射降低器在中都府倒是有,不過價格昂貴。

方勝帶回的,和衛縣現在現有的輻射降低器,都是向衛團在衛縣縣城裏搜到的,屬於災難前的產物。

方勝這話,倒是給陸陽更提了個醒,既然衛縣縣城裏有這玩意兒,那麼臨縣的縣城呢?

絕對有!災難前每一個縣級城市,都備有相應的防災難用具,隻是臨縣比起衛縣更加危險,無人敢輕易攻打。

陸陽詢問過一號,從一號那裏得知,基地目前還沒有對外的防輻射技術,有的也隻能用以基地內部,隻能作用於基地的自身建築物,而無法對外開放。

而要想在末世建立一處相對穩定的根據地,電磁紊亂的現象,又是必須解決的一項難題。

以前孤家寡人可以不用在意,但現在,維和基地的勢力已經日漸龐大,也由不得陸陽不重視了。

所以,他現在把注意打到了被喪屍占領的臨縣縣城上麵,隻要拿下臨縣縣城,那麼一切都好說了。

從衛縣運回的新型材料和納米設備,其中一些,陸陽通過超時空傳送儀,傳送回了基地大本營。

其中的石墨烯和過渡金屬硫化物,都是二維材料,前者是黑金材料,23世紀的材料之王,後者比起石墨烯也差不到哪裏去,甚至在數字電子學領域,過渡金屬硫化物由於作為半導體,比起石墨烯更加理想。

這兩種材料,一直都是馮化騰和劉天明一直嚷嚷著的最基本的科研材料,石墨烯在導電、電容、顯化、計算機芯片方麵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材料,而過渡金屬硫化物在計算機芯片方麵和屏幕顯化方麵同樣非常優秀。

甚至過渡金屬硫化物在計算機芯片方麵,可以製造出比起石墨烯更加優秀的超微晶體管,使得計算機的運行速度,比起石墨烯材料合成的芯片還要快。

基地中,被劉天明稱為‘九星神機’的計算機,裏麵的基礎芯片就是一種高級的過渡金屬硫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