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精神的大旗(1 / 1)

第七章:精神的大旗

郭子堂自從關到了鐵屋子裏麵,就再也不見一個警察來管他了,初冬的夜晚透著陣陣冷瑟的寒意,幸好郭子堂穿著整齊,才不至於凍得發抖。隨遇而安吧!郭子堂默默地安慰他自己,畢竟他是個當兵的,曾經接受過嚴酷的軍訓,這樣的環境和遭遇對他來說根本就算不了什麼。現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管別人會怎樣地侮辱和推跨你,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讓你屈服地放棄自己的立場、觀點和堅持,最終的結果就是要讓你按照他們的意誌和設想“坦白從寬”地交待問題,於是他們的目的和奸計就得逞了,而你就成了他們任意宰割的羔羊。郭子堂明白這種道理,他們就是要想方設法地折磨他,隻要徹底推毀了他的心理防線,事情就好辦多了,該承認的和不該承認的就都得屈從於他們的意思了。所以一個人的意誌是不能跨的,郭子堂需要調整的就是這一點,隻要精神的大旗不倒,他相信正義終究能夠戰勝邪惡。他知道在早晨上班之後,等待他的是一場沒有勝算的交鋒,他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足夠的機智,也許結局並沒有他想像之中的那麼悲慘。

郭子堂從容地點上一支香煙,他想起了他高中畢業時的班主任,那個叫做陳潔良的狗雜碎,他人生之中的第一次屈辱就是陳潔良賜與他的,他當著全班同學的麵打他,踢他,還把郭子堂拉到黑板前麵繼續侮辱,陳潔良在班上整風,整整一節課的時間,而郭子堂就成了他拿來泄憤和立威的對象。就是因為他在生病住院期間郭子堂沒有借此機會去看望他,孝敬他,他就是要殺雞給猴看,讓學生們都知道他的手段和想法,他甚至恬不知恥地當眾宣布:“都想考大學是嗎?對老師一點好處和孝敬都沒有的人怎麼考得上大學呢?也配得上當一個大學生嗎?”,貧窮而敏感、年青而脆弱的自尊心讓郭子堂放棄了高考,從此他再也沒有回到過學校,他一輩子都不想再見到陳潔良道貌岸然的那張嘴臉。郭子堂其實錯了,韓信忍辱於跨下,相如避辱而車匿,重耳越牆出走,齊備策馬檀溪……在人生轉折的關鍵時刻,又何必在意那一時的狼狽和恥辱呢?!受傷的雖然是心靈,不屈的應該是精神。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無奈,弱者是值得同情的,但是如果要捍衛他們的尊嚴,隻怕是不容易的,甚至是一條登天的雲路,遙遠而飄渺。過去的事情暫且不說,就比如說今天的事情吧,誰又能給郭子堂一個說法和公道呢?多少人,多少事都湮沒在歲月的塵埃裏,二十多年過去了,陳潔良也慢慢地淡出郭子堂痛苦的記憶,可是今天晚上,郭子堂又一次想起了這處傷痕,是那樣的似曾相識,又是那樣的刻骨銘心。陳潔良和苟利良長得差不多,中等個子,不胖不瘦,狂妄而狹隘。就是因為這個陳潔良,郭子堂才放棄了高考和複讀,遠走邊關,毅然來到了部隊,這既是一種追尋,無疑也帶著一份逃避。郭子堂相信部隊才是一塊神聖的天地,更是一個火熱的熔爐,他的青春和價值將會在如那麵鮮豔的紅旗一般高高地飄揚。天無絕人之路,郭子堂終於憑借其良好的表現和出色的成績考上了部隊軍校,從貧窮偏僻的小山村走了出來,最終成了一名共和國的軍官。那時還年少的郭子堂懷抱著一腔報國的熱血和無瑕的憧憬,可是後來他頹然地發現部隊也並非是一方純潔的淨土,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各種思潮、利益、人生觀和價值觀對部隊的滲透和衝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自由主義以及官位權力所滋生的利益和勢力讓他感到沮喪和無奈,他便慢慢地產生了轉業的念頭。郭子堂很不明白,陳潔良和苟利良這兩個讓他飽嚐屈辱的家夥,他們的名字裏為什麼偏偏會有一個“良”字呢?一個是受人尊崇的園丁,年紀輕輕就深得學校領導的器重;一個是國家公務員,而且還曾經是一名軍官,這不是一個滑稽的笑話嗎?

長夜漫漫,終有黎明的曙光。

天就快亮了,郭子堂緩緩地閉上了雙眼,雖然他睡不著,但是他必須要養足精神,他在等待著一次考驗和較量,也在等待著一個水落石出的答案。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