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不顧身上的傷痛,連夜叫手下的夥計將自己囤積的糧食全都拿了出來,又讓手下的人將自己糧棧裏正在賣的糧食也全都拿了出來,勉強湊足了十萬石糧食,交給了劉平。
“張大善人,滄州的百姓會感謝你的。”劉平望著眼前的低眉順眼的張裕說道。
“將軍言重了。為將軍做事,為百姓做事,是小人的福分。是小人應該做的。”張裕臉上一臉的諂媚的笑容。
“那張老爺,這所借的糧食就算是我替朝廷向你借的,等朝廷的糧餉撥下來,本官定會還你的。”劉平淡淡的道。
張裕心道:“你這個賊配軍,你替朝廷借的?呸,朝廷都不一定知道你這號人物,四周都被金人占領了,朝廷哪有什麼糧餉撥下,我哪裏等得到你還我糧錢。心中雖是肉痛無比,臉上卻是一臉開心的笑容:“
將軍說的哪裏話,能為朝廷效力,為將軍分憂,為百姓解困,乃是小人的福分,談什麼借啊還的,豈不是折煞了小人。”
劉平笑著拍了拍張裕的肩膀,拍的張裕直呲牙。:“張大善人,我就喜歡看你這睜著眼說瞎話的樣子,哈哈·····。”
劉平轉身離開,身後的張裕眼中卻是閃過一絲惡毒,不過一瞬間就深埋在眼底。臉上滿是獻媚的笑容。
“將軍慢走~~~~。”
身邊的拿可對著劉平說道:“將軍,那個張裕,我看不是一個好拿捏的家夥,恐怕他會暗中下絆子。”
“隻要他有膽子,就來試試。”劉平一臉的不在乎。
劉平將這十萬石的糧食存庫了七萬石,將剩下的糧食分發至城內的粥廠,並推出了一項舉措,在城內召集泥瓦匠修繕城池,修繕城防的事情一經開展,便又讓所有被救濟的難民有事情做了,每人隻要幫忙去幫忙做雜活,搬搬木材、磚頭,一天就是十文賞錢,這樣一來即保證了修繕能有足夠的人工,工期能如期進行,又杜絕了難民們吃飽了沒事幹生出許多的事端來。
林衝與嶽飛幾人經過三天的征兵招募,所征軍卒的數量竟然大大超出了劉平所給的兩千人的定額,達到了將近五千人。劉平喜出望外,帶著人去了城東的軍營去查看了招來的士兵。同時和嶽飛等人開了一個會議;將五千新兵分成了一營、二營、三營,三個營衛,一個營衛1500人左右,一營交給林衝統領、二營給了嶽飛、三營給了張顯。其餘牛皋等人也都成了副營衛指揮使,同時林衝幹起老本行,成了新成立的廂衛軍的槍棒教頭,好在滄州軍械庫還有些存貨,發了軍械,發了軍服,弄了整整一天。
其實廂軍按照正規來說,其實就算是地方預備役下的民兵團,雖然有正規編製,但是實際上和西北邊軍,京城的禁軍可是差的遠了。宋太祖於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將各地的精兵收歸中央,成為禁軍,剩下的老弱士兵留在本地,稱為“廂軍”,隸屬侍衛司(實際上隻是管轄廂軍的“名籍”)。廂兵主要從事各種勞役,因而也稱為“役兵”。廂兵從事勞役大概包括:京城的東西八作司、牛羊司、禦輦院、軍器庫、後苑造作所、後苑工匠、南北作坊、綾錦院、弓弩院、東西水磨務、東西窯務、禦廚、禦膳廚、法酒庫、油庫、醋庫、布庫等,以及開封府的步驛、馬遞鋪(騎馬遞送文件)等。
其實廂軍除了是淘汰下來的軍中之人組成之外,,還有犯人刺配到本州充當廂軍,以供役使,稱為“配軍”;所以許多的廂軍都被民眾稱之為“賊配軍”,到了北宋末年,邊境的州、府的廂軍已經達到了四十多萬,廂軍雖然隻是地方軍、役兵,但畢竟是有組織的軍事群體,比之普通民眾,更容易甚至是首先得到守城官員的重視,率以抗敵。廂衛軍的抵抗力低下,沒有什麼過硬的戰風,所有劉平要盡快將這支像羊一樣的隊伍訓練成一群敢於向任何敵人都拚殺的隊伍!!!
劉平終於將五千新兵安排妥當,腦袋一轉有又有了些想法。劉平對著身邊的心腹說道:;如今,我們已經新組建的滄州廂衛軍,可是這些士兵中哪些是能力出眾的人才,哪些是不堪大用的老實平庸的士兵的呢?”
“將軍莫急,等過段時間,訓練訓練,良莠便分出來了。”嶽飛拱手道。
“不行,不行,如今,我們的周圍都被金軍攻占,河北路大部分的城池都被金賊完顏宗望攻占了。他遲早會瞄上我們,所以,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等待,用時間、和訓練來發現了。必須盡快發現可用之才,打造一支可戰之軍。”
“誰有好的想法,說來聽聽。”劉平對著眾人說道。
“額,我看就先好好訓這幫新兵蛋子,俗話說,棍棒之下出孝子,馬鞭底下出好兵,隻要好好修理修理,總能打出幾塊好鐵的。”牛皋在一旁說道。
“我看要不就讓新兵先適應一下,等訓練完了再說。”林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