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縱橫捭闔誰敵手 第四十章:發財(1 / 2)

靖康二年,趙桓徹底的親政了,而趙桓也是坐在了朝廷之上,唯一的那個寶座。當然,對劉平亦是封賞了一番,賜給了城外良田千多畝,加上偌大的庭院,十足的一個汴梁新貴的暴發戶。原來的小院子被搬到了汴梁一處大大的庭院,這地乃是一個大戶富家的庭院,卻是因為那主人犯了事,這房子便充了公,如今被賞賜給了劉平。

當然,劉平的好事倒是不隻這些,趙桓順便給劉平下了一個新的任務,查抄劉仲武和高俅等人的家,當日裏,明裏暗裏跟隨趙佶的人也有不少,在趙佶被軟禁後,這些軍將大臣早早的便被收監,準備問斬了,高俅、劉仲武等參與謀反的大臣軍將的家受到了重點的照顧,劉平親自帶著人查抄了高俅和劉仲武的家,不去不知道,一去嚇一跳,光高俅的家裏便是搜出了三百萬兩的銀子,各種古玩字畫,還有各類的珍寶更是拉個整整七八車。諾大的高府之中,光是男仆女婢足有二三百人,加上高俅的四房小妾卻是被充入了賤籍。怕是這輩子都是從今天開始從錦衣玉食的天堂掉進了暗無天日的地獄之中了。劉平不是一個純正的正人君子,也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壞蛋,心裏沒有那麼多的泛濫同情心,這個穿越的靈魂似乎越來越融合到了這個時代之中,變得和這個時代越發的相似了。當然除了自己心愛的人和那一幫子過命的袍澤弟兄,劉平的愛心也沒那麼大。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跟錯了人便是跟錯了人,自己還沒有那份閑心去管這些女子以後的事情。以至於劉平身側的一個西府文官戰戰兢兢的問道劉太尉是否要留下那些小妾自用時候,劉平隻是冷冷的回絕道:“按章程辦!莫要想些歪的旁的,若敢如此嗎,我劉平認識你!可這寶劍卻是不認得你!!”劉平狠狠亮出了腰間挎著的尚方寶劍。

那個西府官員一愣這才發現,那個劉平手裏的寶劍可不是擺設,而且那劍鞘之上還刻著龍紋。驚的那官員心中如同波浪一般,這廝明目張膽的用龍紋紋飾的長劍這個可是違製的!他猛地心中一震才想起來,這廝拿的居然是陛下欽賜的尚方寶劍。

當即嚇得那個西府的官員心裏一陣肝顫,心道自己不過是想要和這兒劉殺神套個交情,哪成想居然還被一口回絕,當下卻是不敢再開口了。這官員乃是西府之中派出來一起清算被炒逆臣的家的,高俅和劉仲武等人被打成了謀逆之罪,這大罪,就是有多少的免死金牌都不管用的。何況還是被趙桓親口定的罪。隻是這東府的老大領頭羊蔡京蔡相公卻是真真的是官場上的不倒翁一般,太上和陛下的打的昏天暗地,這位蔡公相卻是獨善其身,多少的官吏被牽扯進去了,這位老公相卻是安穩的如同泰山一般,便是趙桓也抓不著老公相任何把柄,隻得嘉獎了一番了事。算是安撫了蔡京。也算是給沒有參加叛亂的大臣一個交代,而是多跟少跟或者不給的區別便是這樣的大。

而作為回報,這位蔡公相是每日親力親為,勤勤懇懇,讓許多的大臣都覺得老公相都這把年近,再有個三兩年便可以致仕養老了。不過現在看來,還真是蠻拚的。查抄高俅的家,派了東府之中不少的能幹之吏,前來替劉平幫忙,至於這是真幫忙還是渾水摸魚,那卻是不得而知了。

作為北宋的經濟和政治的權利中心,悉數都是由這東西兩府來控製,而作為宰相的蔡京則是親手接管著東府,一掌便是將近二十多年,真所謂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職位。有宋一代,沿襲了唐代的三省六部製度後在其上有做了一些修改,變成了二府三司製度。宋代為了加強對內控製,以掌管軍事的樞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務的中書門下(政事堂、東府)共同行使行政領導權,並稱為“二府”,為當時最高國務機關。二府製的特點就是文武分權。宋代設“中書門下”掌握實權,但僅有民政權,設於內堂,稱政事堂,是中央的行政機構,長官為宰相,為了限製宰相的權力,又另設副宰相“參知政事”與宰相共同議政,使宰相不能專權。宋初把軍政權從宰相的手中分出來,設立樞密院,掌握全國軍事。樞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並立“對掌大權”,號稱“二府”。樞密使和宰相的職權平等,凡軍機要務,宰相無權過問。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氣,分別向皇帝奏事。皇帝利用兩者之間的異同,直接控製軍權和政權。二府是宋朝在唐朝政事堂的基礎上所作的改進,使得政權和軍事權的分離,另外又將財政大權從宰相手中分割出來而設置了三司:度支、戶部、鹽鐵掌管全國的財政,長官是三司使,亦稱“計相”。這些措施使得軍、政、財三權分立,互不統屬,從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君主專製。當然這些製度也催生出了不少的國之蛀蟲,便是高俅這等原本趙佶的身邊的紅人,不過是踢了一腳好氣球,混了軍職,便一路青雲直上成了殿帥府的太尉橫班,昔日裏賓客不絕的高府,如今也算是徹底的人去茶涼了。

隻是這些時日裏,那位蔡老相公卻是每日守在家裏,除了清晨點卯前去上朝,平日裏便是貓在家裏。幾乎都不怎麼出去了。一副漠不關心的模樣,倒是讓趙桓和李綱都有些摸不準這位蔡公相到底是什麼心思。這一手好棋卻是讓一眾朝臣都是心中佩服,雖然是兩不相幫,但卻絲毫沒有被影響,這才是仕途的高手啊,背地裏倒是不知道多少人嘴酸的罵這位蔡太師溜滑的像個泥鰍,誰也抓不住,當真是個老奸巨猾的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