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縱橫捭闔誰敵手 第五十八章:送君千裏,終須一別(1 / 2)

一對大小狐狸試探了幾句,便沒了下文。李綱也不再說廢話,直接便是起筆飛書,將此間情況寫了加急奏報,交給了驛兵,直送汴梁。燕京至汴梁來回一趟,便是加急送報也得需五六日,李綱轉頭問劉平道:“你看那種師中能否堅持到咱們去救援他。”

劉平拱手道:“恩相放心西賊隨善於野戰,但是西軍亦是善於守城。異日裏太原城裏被金賊圍困,尚能支撐半年多,相比起種家軍在麟州,支撐到咱們去救援,還是應該可以的。”

“恩。希望如此吧。”李綱淡淡道。

“明日,我就要回汴梁了。”李綱忽然道。

“恩相,才剛剛到燕京兩日。怎麼就急著回去?在住幾日又何妨。”劉平忙勸道。

“你以為你說能住,便住的下啊?這次老夫要不是奉陛下旨令,來賀你這新婚之喜,你以為老夫很閑麼,能出的汴京。陛下對你很是信任,畢竟你是陛下唯一能信任的外防的軍將了,如今汴梁城內,太上皇不甘寂寞,朝臣之中還是頗多聽太上旨令的,諸位皇子中也有些異動。南方各路今年又是大水,災患太多,陛下自己怕是也難照周全。老夫這殘軀若是能替陛下分擔,也算是盡忠了,所以,耽擱不得了。明日便啟程回汴梁。”李綱淡淡道。

劉平道:“太上榮養,現在也算是能夠讓陛下親政,四海之內,莫非王土,就算那些舊臣們想請太上再出來,怕是也難了,再者皇子們與陛下都是親兄弟,又怎麼會有別的心思。”劉平應承道。

李綱端起茶杯,輕輕的喝了一口清茶,潤了潤嗓子。望著劉平笑了笑。

“仲成,你想的太簡單了,天家哪有什麼親情,哎,老夫這張嘴,亂說了,真是罪過,這裏隻有你我二人,出的我口,入得你耳,可不許別人聽見,老夫此言,已經是大逆不道了。”李綱低聲道。

“恩相放心,俺明白您的意思。”劉平道。

“你看那位不聲不響的九皇子,也就是那位康王,別看他歲數不大,可是,所圖非小,你以為他就那麼老實聽話的當他的康王?若然如此,他與那張邦昌走的為什麼那麼近,還不是外攏朝臣,想占的一席之地,大宋藩王向來是隻需老實的呆在汴梁,從來沒有外出就藩之說,這位康王卻是已經幾次向陛下請示外出就藩。”李綱撚撚胡須道。“你可知那康王想要去哪裏就藩?”

“末將不知。”劉平應聲道。

“是巴蜀!”李綱嘿嘿道。“人皆道汴梁好風物,可是誰又知道,那川蜀之地更是天府之國。地勢易守難攻,千裏膏腴之地,從三國曹魏之時便是成就霸業的不二之地,這份心思,當得上是皇族之中獨一份的了。隻要這位九皇爺出了汴梁,到了那川蜀,不出幾年,便要出來一個誰也管不了的九千歲了。嘿嘿,當真打的一手好算盤!”

“這位康王相比應該不是那種人吧。”劉平淡淡道。

“知人知麵不知心,陛下已經回絕了康王3次了。天家威嚴,總不能讓康王想如何便如何,在汴梁當個太平王爺便是,想出去,這是萬萬不可!”李綱道。

劉平更是心下大奇,心道李綱這老爺子眼睛夠毒的,這麼早就能發現趙構的不同之處。也難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當日那位康王親自去金營,也算是趙宋王族裏最有膽氣與魄力的人了,難道這位曆史上的趙構童鞋這麼早就腦袋長反骨,要把他老子和他哥哥弄下來麼?不科學啊。

劉平附和道:“恩相說的是。不過再怎麼說,康王畢竟也是陛下的親弟弟。”

“恩,不錯。康王的確是陛下的親弟弟,可是這天家哪有什麼親情。”李綱似乎有些意興闌珊了。

“這些蠅營狗苟的政事,總歸是有些不光彩的,可是,仲成,你記著,戰場之上,刀光劍影,很是危險,可這朝堂之上,嘿嘿,也有血雨腥風啊,稍有不慎,亦是容易翻船的。老夫不想你成為另一個狄青。”李綱語重心長道。

“小子謹遵恩相所言。”劉平恭聲道。

“老了,老了,竟然有些不知所雲,和你說這些幹什麼。”李綱淡淡道。

“恩相。”劉平忽然明白,眼前這個看似威嚴的老頭看似在敲打自己,實際上是想讓自己明白這朝堂中的人心險惡,心裏是向著自己的。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這是劉平自穿越以來,對自己唯一還能夠算是推心置腹並且還教自己處事之道的老人。心中亦是有幾分感動。

“好了,不說了,這早上的膳食老夫還未吃呢!你不會就這讓老夫餓著肚子吧。”李綱笑道。

“豈敢讓老大人餓著肚子。”劉平笑道,急忙讓內府的婢女們送上了準備好的膳食。幾分時令小菜,外加些羹湯,算是清淡爽口。李綱胃口不錯,吃了不少。吃完後,滿意的理了理胡須。說道:“如今你也是一方節度了,需留心各項事項,朝中黨爭嚴重,當年慶曆之時,朋黨之爭,遺禍甚遠,便是許多邊將,亦是未能幸免,如今朝中不穩,若然有異動,還需要你輔助陛下,你可莫要被這種事情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