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徑直的走上前,對著蘇明點了點頭,倒是那綠袍官員卻是此刻嚇得魂不附體,眼前這位居然是那位傳說中的北地血虎,那個聽聞殺人不眨眼的大魔頭。心中不由的一陣陣恐懼。劉平來到那綠袍官員近前道:“這位大人怎麼稱呼?”
“下官···下官劉無忌。”那綠袍官員道。
“哦。我記住你了,你還是第一個敢在這和我要過路錢好處費的,勇氣可嘉啊。唔,劉大人。居然還是個本家啊,幸會!”劉平眯著眼,用手拍了拍那綠袍官員的肩膀。
“劉侯大人大量,莫要與我這小人計較!還求侯爺放過小的,小的無知,求侯爺恕罪。”劉無忌此刻腿肚子都有些轉筋了。
劉平也不再搭理他,隻是徑自隨著蘇明進了內宮之中。隻是劉平驀地隱隱的感到,有人在窺視著自己。猛地抬起頭,望著眼前高高的宮宇之上,似乎有幾雙眼睛正在盯著自己一般。劉平在即將要踏入宮門的一刻,搖了搖頭,將這個念頭壓了下去。
宮門之上的一個高閣裏,一身龍袍的趙桓此刻正望著宮門外發生的一切。而在趙桓的身側,卻是站立著一位中年官吏,一身紅色的官袍,頭上戴著翅頂,消瘦的麵龐,卻是一副絡腮胡子,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道希,衢州輔政一晃三載,朕忍辱負重,如今方才得以親政,如今你也被我從江西之地平掉回來,這資政殿大學士,可不是隨便讓你做的哦。”趙桓笑道。望著身側這位曾經被自己那位父皇打落到窮苦的江西路做個衢州知府的心腹,如今回到自己的身邊,倒是有些感慨。
“陛下,臣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那中年官員道。此人卻是名叫耿南仲,字道希。乃是當年的趙桓的做太子之時的詹事,也算是當年東宮的第一心腹,而因為言罪,妄自議論趙佶信道勞民傷財,被趙佶找了個由頭,外放番州,做個了清水知府。如今被趙桓又調了回來,直接便成了資政殿大學士,也算一朝得道,苦盡甘來。
“朕知道,你是忠心於朕的,當年在東宮之時,便是如此,可惜啊,我那父皇卻是識人不明,讓你明珠蒙塵這幾年了。不過總算是天可憐見,朕如今親政,也算是可以一展抱負了。”趙桓道。
“陛下,臣有一眼,不知當講否。”耿南仲恭聲道。
“說罷,道希,你有話便直說。朕可是知道你”
“您心裏對著那位劉平怎麼看?”耿南仲道。
“金人入寇,此人當時不過是個滄州校尉,居然一路血戰,居然越打越強,如今都成了我大宋抗衡金人的一道屏障,如果沒有此人,我怕大宋真的抵擋不住金人的兵鋒,在這,劉平對朕也算是忠心,禁軍作亂,還是這個家夥幫朕平定的。此人有膽,有謀,的確是不可多得大將。”趙桓道。
“陛下,武人不過是陛下您平定四海的寶劍,可若是這把劍割傷了自己的手,便不好了。”耿南仲的眼中閃過一絲冷酷。
“道希。你的意思是?這個劉平如今不好控製麼?”趙桓道。
耿南仲思忖了下,一咬牙道:“陛下,莫要忘了陳橋驛。”
“大膽!!你竟敢誹謗太祖皇帝!”趙桓當即便是冷下了臉。
“臣,萬死!!”耿南仲自知那話說,定然會讓趙桓暴怒。此刻身子低下,一副忠言逆耳的模樣。仿佛自己也不怕趙桓責罰一般。
陳橋驛三個字刺激的可不光是趙桓的神經,而是趙家皇族所有人的神經,誰都知道,當年柴世宗駕崩,當時那位殿前兵馬司都統趙匡胤同誌在柴世宗大喪之後便假說契丹入侵,帶著眾多後周精銳就要去與傳說中入寇的契丹征戰,可是大軍出行還未多遠,到了陳橋驛這個地方,夜裏便被趙普與他那位便宜兄弟合夥起哄架秧子一般給鬧嚷的當了皇帝,正史中據成趙匡胤夜裏在陳橋驛將大軍駐紮後,夜裏趙普與趙光義和一眾軍將就亂哄哄的進了趙匡胤的大營帳,把一件黃色的龍披在了趙老大的身上,這也就是正史中的黃袍加身。據說如果趙匡胤不披上黃袍,這些軍士就要嘩變,不過這種論調一直都是經不起推敲的。
畢竟這位位高權重,掌控著後周兵馬大權的趙老大想要謀反的確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更遑論還需要底下的人來逼迫自己黃袍加身。況且當時柴世宗剛剛駕崩,留下一堆孤兒寡母,所以這種欺負人家孤兒寡母,竊國者候的事情便在趙匡胤上台後,一直都是竭力遮掩的。這種事情也算是皇權更替的必然。不過任何一個當政者都想把這種他們所認為的瑕疵整個蓋住,而對世人展示自己最正大光明的一麵。當時的趙匡胤更是定下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誓言,間接的收攏了讀書人的心,也讓這段隱史不會被眾多讀書人口誅筆伐,更是在此後曆代皇帝中宣傳孝道。隻是趙匡胤奪了後周江山不過十幾年,便在傳說中的斧影搖紅中撒手而去,至於那一句好自為之,更是讓眾多百姓都暗裏咂舌。所以這種陳橋驛話題在朝野之中絕對是禁止提出的。